书籍详情
《中国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杨良初九州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4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中国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杨良初九州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 出版社:读买天下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22-01
  • 热度:1159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中国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杨良初著
定价:95.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01
ISBN:9787522504759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既有对当时社会保障改革的热点问题的探讨,也有作者对某些社会保障理论问题与改革实践的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和理解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问题。一是正确理解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内涵;二是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与人口政策、人口结构的关系;三是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和社会保险的可负担性;四是社会保险制度与宏观经济、政府财政相互协调是其可持续性的重要特征。


  目录

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研究

养老保障从收入养老向生活养老转型的研究

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关联与规避

构建我国可持续“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

对健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70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不要错失良机

当前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

中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财政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我已经从30年的社会保障研究,有幸参与1997年我国藏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两次讨论;1995年参与叶狠鹏教没负负的“企业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调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其中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保险、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其中许多建议被1997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所采纳。之后许多年,一直关注和从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一些热点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参与和主持一系列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相关课题的研究,跟随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积极为每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及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得到一些主管部门的肯定,更多的是自己收获和丰富了对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认知。

      本书收录的仅是十余年对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热点问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本着尊重当时实际情况的需要,没有对文中的有关观点和数字做出修改,也是记录自己十余年来对社会保障及财政管理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的足迹。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财政管理、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领域,尽管我做了多年研究,也只是蜻蜓点水;每篇文章虽有个人的努力,但也与财科院老前辈指点和同事们的支持分不开。当前社会保障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仍需关注社会保障问题的人们创新思维、革新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探索,不断开拓,为建设中国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不懈奋斗!



  摘要

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率的快速提高,社会保险收衡的形势日益严峻,社会保险制度的可守续性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问题,与人口、财政、经济存在哪些关联?我认为可以从以理解。

一、如何理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为什么研究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而没有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

一是因为社会保障项目中只有社会保险项目是通过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制度,需要长期保持收衡才能确保制度正常运转。而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项目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安排支出,才能保证制度运转。如果政府财政供给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支出安排,后面三个社会保障项目就能保持可持续运行;如果政府财政供给能力下降,则后面三个社会保障项目只能萎缩运行;可见,在社会保障项目中,只有社会保险是依靠缴费维持运转的,其他三项都是依靠政府财政供给维持运转的,社会福利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如捐赠、彩票等形式。社会保险收支只有在人口老龄化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才会发生收不抵支的风险,需要财政兜底,对政府财政产生间接的影响。所以,研究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对政府财政的影响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是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主体,资金量在社会保障资金中占有主体地位,也是对国家财政影响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因为社会保险收支规模大,独立参与GDP的分配,与财政分配处等参与GDP分配的位置上,与内在于政府财政分配的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保险分配括政府财政分配在内的其他分配范畴具有挤出效应,社会保险分配占GDP的份额多了,就会减少政府财政和其他分配范畴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同样政府财政和其他分配范畴在GDP中所占的份额高了,就会被少社会保险分配所占的份额。同时,由于社会保险资金占社会保障资金的比例占有主体地位,一旦发生收不抵支风险,对政府财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财政的控制,因而对政府财政的潜在风险和冲击。所以,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对于掌握社会保险收不抵支风险对政府财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公民生老病死残风险主要承担者,也是处理政府、企业(单位)、职工分配关系,劳资双方、医患双方等多种复杂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管理难度、关系难协调的分配制度。而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所处理的分配关系和管理环节相对简单和容易。如果社会保险制度所承担的风险处理好了,所涉及的分配关系处理好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和管理的难点也就基本解决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有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才有保障。

如何理解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把握:

一是财务可持续性。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在长期保持收衡,即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养老保险、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收支维衡。如果社会保险收支在人口老龄化日益提高和其他因素冲击下产生衡,必须做好应对衡产生的准备,否则财务可持续就难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具有互济性,主要来源于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及财政补贴,一般情况下财政补贴是在社会保险收不抵支年度才由政府财政提供,但是我国财政补贴是在地区之间社会保险收支出现衡和社会保险支付待遇逐年提高的基础上发生的。从长期看,就是社会保险收支要在代际之间保持可持续性,不能因为代际转移发生社会保险收支不可持续危机,确因老龄化率提高带来社会保险收支不可持续,就必须及早做好应对准备,以免发生后代社会保险支付断供危险。

……


  作者简介

男,1962年8月出生,湖南宁乡人,研究员,从事财政和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34年,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400余篇,参与30多本著作、工具书的编写,参加中央各部委、地方委托及本单位课题研究60多项。独立撰写《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合写《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主编教材《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相关政策问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被社会保障改革办公室聘为咨询专家。2010年被评为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