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本书集知识性和技术性于一体,详实的图表,大量的实例,特别是每个章节后附带的有简单解释的词汇表使得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和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本书作为我们描述现代数字化技术三部曲“数 字通信“,“网络技术“,和“Web程序设计“的第 一部,勾画出了一个通过利用新的数字通信信道从 根本上推进无纸化数字商品社会的简洁的素描。
作者作为德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 学者,在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有超过三十年的相关教学科研经历。本次Springer出版社相继出版的三部书,是作者多年来在互联网方向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次系统整理。和已出版的许多同类书籍相比,本套丛书时效性和系统性,概念描述 为简洁准确, 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教材和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第 1章 绪论
11从历史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111阿帕网
112互联网
113万维网
114 Web 20和语义网
12互联网世界的路标
121互联网架构委员会 (IAB)
122互联网协会 (ISOC)
123 IANA和 ICANN
124万维网联盟
125互联网开放标准:没有政府干预
126德国的参与者和供应商
13术语表
第 2章 互联网基础: TCP/IP参考模型
21通信协议和层模型
211协议族
212层模型
补充材料 1:ISO/OSI参考模型
22物理层:计算机通信的基础
221物理传输介质
222物理传输介质的特征结构
23 TCP/IP参考模型
231 TCP/IP参考模型产生的历史及其局限性
232网络接入层
233网络互联层
234传输层
235应用层
24术语表
第 3章 物理层
31理论基础
311电磁频谱和信号传输
312有限带宽信号
32数字信号编码
321线路码
322模拟频谱调制
323数字调制方法
324恒定带宽的复用方法
325扩展频谱
33有线传输介质
331同轴电缆
332双绞线电缆
333光纤电缆
34无线传输介质
341借助短波和超短波传播的无线传输
342通过微波传播的无线传输
343红外线、毫米波和光波的传输
344卫星通信
35术语表
第 4章 网络接入层( 1):有线局域网技术
41网络接入层
411基本任务和协议
412介质访问控制
413逻辑链路控制
42局域网
421公共通信信道的使用
422局域网的重要性
423 IEEE 802局域网
424本地地址管理
425本地数据管理
426特殊的网络硬件
43局域网技术的重要例证
431局域网拓扑
432以太网 ——IEEE
补充材料 2:以太网的定时和冲突处理
补充材料 3:以太网的效益分析
433令牌环 ——IEEE
434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
435异步传输模式 ATM
补充材料 4:ATM ——信元转换
目录 vii
44局域网扩展
441局域网技术的局限性
442中继器
443集线器
444桥接器
445交换机
446虚拟局域网
45术语表
第 5章 网络接入层( 2):无线移动局域网技术
51无线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52无线局域网 —— IEEE
521 IEEE 80211的物理层
522 IEEE 80211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523 IEEE 80211的数据格式
524无线局域网安全
补充材料 5:对 WEP方法的批判
53蓝牙 ——IEEE
531蓝牙技术
532蓝牙协议栈
533蓝牙安全性
534蓝牙规范
54 ZigBee —— IEEE
541 ZigBee技术
542 ZigBee协议和寻址
543 ZigBee安全性
55基于无线网络的其他技术
56术语表
第 6章 网络接入层( 3):广域网技术
61简介
62广域网中的分组交换
621基本原则
622广域网的建立
623存储转发交换
624广域网中的寻址
63路由选择
631网络图
632广域网中路由表格的计算
633孤立路由算法
补充材料 6:Dijkstra算法
634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635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补充材料 7:特殊的路由方法
补充材料 8:具有移动组件网络的路由方法
64广域网技术的重要示例
641阿帕网
642 X
643 ISDN
补充材料 9:ISDN的数据格式
644帧中继
645宽带 ISDN和 ATM
646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DQDB)
647循环预约多址
648准同步数字体系
649同步数字体系和同步光纤网
6410微波接入的世界范围互操作 —— IEEE 80216标准
65广域网接口
651电话网络的接入 ——调制解调器
652 ISDN接入
653数字用户线路 (DSL)
654到广域网的无线接入 GSM、UMTS和 LTE
655替换接入方法
66术语表
第 7章 网络互联层
71虚拟网络
72网络互联
721面向连接的网络互联
722无连接网络互联
723隧道
724碎片化
725拥塞控制
726服务质量
727互联网路由
73互联网协议 IP
目录 ix
731 IP寻址
732协议地址的绑定
733 IP数据报
补充材料 10:IP封装和 IP碎片
74互联网协议第 6版 (IPv6)
741 IPv6的属性和特性
742 IPv6的数据报
743 IPv6碎片化、巨型帧和 IPv6路由
744 IPv6寻址
745 IPv6自动配置
746从 IPv4到 IPv6的共存和迁移
75 IPSec网络互联层的安全通信
751 IPSec安全架构
752 IPSec鉴别头
753 IPSec封装安全负载
754 IPSec支持组件
补充材料 11:IPSec密钥管理
76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ICMP
761 ICMP的任务
762 ICMP消息格式
763 ICMP错误消息
764 ICMP询问和非正式消息
765 ICMPv
766邻居发现协议
77移动 IP
771基本的问题和需求
772操作的基本流程
773移动 IP消息格式
774移动 IP和路由效率
775移动 IPv
78术语表
第 8章 传输层
81传输层的任务和协议
811传输层服务概述
812通信端点和寻址
813 TCP和 UDP的端口和套接字
814传输层上的服务原语
82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821 UDP的任务和功能
822 UDP的消息格式
823 UDP应用
83传输控制协议 (TCP)
831 TCP的功能和任务
补充材料 12:TCP的连接管理
832 TCP的消息格式
833 TCP ——可靠性、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84网络地址转换 (NAT)
841 NAT的功能和任务
842 NAT的用途
843 NAT的优缺点
85传输层上的安全性
传输层安全协议和安全套接字层 (TLS/SSL)
补充材料 13:TLS/SSL握手方法
86术语表
第 9章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