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6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目前,计算机已经遍及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国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如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专业,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求来编写的。本书结合主流的微型计算机技术,详细介绍计算机各功能子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全书共7章,具体如下:
第1章是计算机系统引论。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计算机组成与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等。
第2章是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和运算。本章主要介绍数制与编码、定点数的表示与运算、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运算部件的组成等。
第3章存储系统。本章在介绍存储器的性能、分类以及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器性能的改进技术、虚拟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等。
第4章是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指令格式与功能不仅会直接影响机器的硬件结构,也会直接影响系统软件。本章在简要介绍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的功能与类型,给出了指令格式示例以及简要介绍了指令系统的发展。
第5章是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也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本章的内容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CPU的功能与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实现方式、指令流水线技术、处理器中的新技术等。
第6章是总线。总线(Bus)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公用通道,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本章在简要介绍总线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总线信息接口和总线仲裁。
第7章是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I/O)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机与外部进行通信的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要介绍I/O系统和外部设备(外设)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输入/输出信息传输控制方式。
近年来,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反映技术的进步,拓宽计算机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并更加合理地构建计算机组成的知识框架,本书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例如,在中央处理单元中增加了并行处理技术和多核技术,在输入/输出系统中增加了液晶显示器(LCD)和3D打印机等。
本书的特点是:知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深度适宜;内容取材新颖,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提高;精选例题和习题,形式多样,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教材,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支持。在此,谨向书后所列参考文献的作者以及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同行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或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的E-mail为dingnan@dlut.edu.cn。
作 者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