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数据侦查王燃书籍》[57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大数据侦查王燃书籍

  • 出版社:文轩网精品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7-01
  • 热度:1127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作  者:王燃 著 著
定  价:49.8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页  数:206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2455516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背景介绍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有关大数据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二、有关大数据侦查概念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三、有关大数据技术在侦查领域运用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四、有关大数据侦查与传统侦查相比较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五、有关大数据侦查所存在问题及回应的研究综述及评价
第三节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大数据及大数据侦查介说
第一节大数据的介说
一、大数据的沿革与发展
二、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大数据侦查的介说
一、大数据侦查概念的提出
二、大数据侦查的特征
三、大数据侦查与技术侦查、侦查技术
四、大数据侦查与信息化侦查、情报导侦
五、大数据在侦查中的运用形式
第三节大数据侦查的价值
一、推动事后侦查向事前侦查转型
二、推动被动侦查向主动侦查转型
三、推动单线侦查向协作侦查转型
四、推动粗放式侦查向集约式侦查转型
第四节本章结论
第三章大数据侦查的思维
第一节大数据侦查思维的体现
一、相关性思维
二、整体性思维
三、预测性思维
第二节大数据侦查思维的误区
一、数据越多越好
二、数据源可以不准确
三、大数据一定是客观准确的
四、相关性可以替代因果性
五、预测性违背无罪推定原则
第三节大数据侦查思维对司法证明的影响
一、对传统司法证明相关性的影响
二、对传统司法证明标准的影响
第四节本章结论
第四章大数据侦查的模式
第一节个案分析模式和整体分析模式
一、个案分析模式与整体分析模式的区分标准
二、个案分析模式与整体分析模式的比较
三、个案分析模式与整体分析模式的区分意义
第二节回溯型侦查模式和预测型侦查模式
一、回溯型侦查模式和预测型侦查模式的区分标准
二、回溯型侦查模式和预测型侦查模式的比较
三、回溯型侦查模式和预测型侦查模式的区分意义
第三节原生数据模式和衍生数据模式
一、原生数据模式和衍生数据模式的区分标准
二、原生数据模式和衍生数据模式的比较
三、原生数据模式和衍生数据模式的区分意义
第四节“人—数—人”模式和“案—数—案”模式
一、“人—数—人”模式和“案—数—案”模式的区分标准
二、“人—数—人”模式和“案—数—案”模式的比较
三、“人—数—人”模式和“案—数—案”模式的区分意义
第五节“案—数—人”模式和“人—数—案”模式
一、“案—数—人”模式和“人—数—案”模式的内涵
二、“案—数—人”模式的运用
三、“人—数—案”模式的运用
第六节本章结论
第五章大数据侦查的方法
第一节数据搜索
一、数据库搜索
二、互联网搜索
三、电子数据搜索
第二节数据碰撞
一、数据碰撞的原理
二、数据碰撞的示例
第三节数据挖掘
一、手机数据挖掘
二、话单数据挖掘
第四节数据画像
一、数据画像的原理
二、数据画像的示例
第五节犯罪网络关系分析
一、犯罪网络关系分析的缘起
二、犯罪网络关系分析的原理及示例
第六节犯罪热点分析
一、犯罪热点分析的原理
二、犯罪热点分析的示例
第七节大数据公司调取数据
第八节本章结论
第六章大数据侦查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大数据侦查的权利保障制度
一、大数据侦查对个人信息权的冲击
二、大数据侦查中个人信息权的保障制度
第二节大数据侦查的程序保障制度
一、大数据侦查的“黑箱效应”
二、大数据侦查的正当程序规制
第三节大数据侦查的相关配套机制
一、大数据侦查的数据共享机制
二、大数据侦查的技术应用平台
三、大数据侦查的第三方行业规范
第四节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大数据”这一时代主题,着眼于侦查领域大数据运用在法律研究方面的空白,构建起包括思维、模式、方法等全方位的大数据侦查体系,同时对大数据侦查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为侦查实务中大数据的运用提供方法、法律理论及程序上的指导。
作者简介
王燃 著 著
王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何家弘教授,主攻证据学。
研究领域: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大数据、电子数据、刑事错案等。近5年以来,编著《所有人的正义:中国刑事错案预防与救济指南》一书,合著《迟到的正义—影响中国司法的十大冤案》《外国司法判例制度》,编译《国外电子证据适用指南选译》(部分章节);在《法律科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检察官》《山东警察学院学报》《青年法学》《刑事法判解研究》《法学家茶座》、EURO-ASIAN LEGAL FRONTIERS REVIEW等法学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的证据规则与管理法制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