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上新思科UCS服务器统一计算》[47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上新思科UCS服务器统一计算

  • 出版社:启诚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5-02
  • 热度:1181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基本息

  • 商名:思科UCS器统一计
  • ISBN:9787115383761
  • 定价:79.00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Silvano

参考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日期:2015-02-01
  • 版:2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330
  • 字数:0

编辑

内容提要

  作为业界应用器,思科UCS在单一的高能效系统中统一了计、网络、存储访问和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系统。  思科统一计系统(UCS)可以简化数据中心,扩展交付范围,并从根本上减少需要设置、管理、供电/冷却和连接方面的设备数量,帮助您从容应对这些挑战。《思科UCS器统一计》从教育角度介绍UCS,并提供了有关下列内容的新息:所有器组件和新数据中心技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组件和技术建立先的数据中心器。  《思科UCS器统一计》适合从事数据中心构架建设的人员阅读。

目录

1章简介
1.1数据中心挑战
1.1.1环境问题——环保
1.1.2器整合
1.1.3虚拟化
1.1.4电源和冷却
1.1.5布线
1.1.6灾难恢复
1.1.7网络虚拟化
1.1.8桌面虚拟化
1.1.9云计
1.2数据中心的演变
1.2.1器
1.2.2向上扩展
1.2.3向外扩展
1.2.4向上扩展与向外扩展
1.2.5机架优化的器
1.2.6片器
1.2.7器蔓延
1.2.8虚拟化
1.2.9器部署现状
1.3统一计系统(UCS)

2章器架构
2.1处理器的演变
2.1.1槽
2.1.2心
2.1.3线程
2.1.4Intel超线程技术
2.1.5前端线
2.1.6双线(DIB)
2.1.7专用高速互联
2.1.8IntelQuickPath互联
2.2内存子系统
2.2.1SRAM
2.2.2DRAM
2.2.3SDRAM
2.2.4DIMM
2.2.5ECC和Chipkill
2.2.6内存列
2.2.7UDIMM和RDIMM
2.2.8DDR2和DDR
2.3I/O子系统
PCIExpress
2.4Intel微架构
2.4.1平台架构
2.4.2CPU架构
2.4.3虚拟化支持
2.4.4高级可靠性
2.4.5高级加密标准
2.4.6可执行技术
2.4.7芯片设计
2.5芯片组虚拟化支持
2.5.1Intel直接I/O虚拟化技术
2.5.2Intel连接虚拟化技术
2.5.3VMDirectPath

3章UCS实现技术
3.1统一网络
3.1.1万兆以太网
3.1.2无损以太网
3.1.3术语
3.1.4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
3.1.5DCBX:数据中心桥接交换
3.1.6带宽管理
3.1.7以太网光纤通道
3.2虚拟化
3.2.1器虚拟化
3.2.2SR-IOV
3.2.3IEEE标准
3.2.4端口扩展器和虚拟化
3.2.5VNTag
3.2.6矩阵扩展器
3.2.7VN-Link
3.3内存扩展
3.3.1速度与容量
3.3.2容量与成本
3.3.3需要多少内存?
3.3.4NUMA
3.3.5UCS方
3.3.6UCS的优势

4章I/O适配器
4.1免责声明
4.2Intel方
4.3Intel82598万兆以太网控制器(Oplin)
4.3.1支持多CPU
4.3.2硬件辅助虚拟化
4.3.3以太网存储的高级能
4.4Intel82599万兆以太网控制器(Niantic)
4.4.1改的性能
4.4.2硬件辅助的虚拟机
4.4.3支持DCB(数据中心桥接)
4.4.4以太网存储
4.4.5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
4.4.6时间同步——IEEE
4.4.7双VLAN
4.4.8安全性
4.5IntelNetEffectiWARP控制器(NE020)
4.5.1iWARP和RDMA
4.5.2N2020架构
4.5.3性能
4.5.4小结
4.6聚合网络适配器(CNA)
4.7CiscoPalo
4.8Emulex
4.8.1EmulexOneConnectOCm10102-FC
4.8.2FCoE能
4.8.3以太网能
4.8.4能架构
4.8.5UCS中的部署
4.8.6OneConnectUCNA的管理
4.8.7OneConnectUCNA的优点
4.9QLogic
4.9.18000系列——一代CNA
4.9.28100系列——二代CNA
4.10Broadcom
4.10.1BCM57711双端口10GbE控制器
4.10.2高级集成
4.10.3高性能的硬件卸载
4.10.4虚拟化
4.10.5Broadcom和UCS

5章UCSC系列片器
5.1组件概述
5.1.1UCSManager
5.1.2UCS6100系列互联矩阵
5.1.3UCS2100系列扩展模块
5.1.4UCS5100系列片器机箱
5.1.5UCSB系列片器
5.1.6I/O适配器
5.1.7整体组织结构
5.1.8UCSC系列机架器
5.2详细描述
5.2.1UCS6100系列互联矩阵
5.2.2UCS2104XP扩展模块
5.2.3UCS5108片器机箱
5.2.4双路片架构
5.2.5UCSB200双路器
5.2.6UCSB250内存扩展型器
5.2.7四路片架构
5.2.8UCSB440四路器
5.3通流描述
5.3.1启动顺序
5.3.2互联矩阵和UCSM
5.2.3扩展模块
5.2.4基板管理控制器

6章UCSC系列机架器
6.1UCSC
6.2UCSC
6.3UCSC
6.4UCSC
6.5适配器
6.6硬盘
6.7管理
6.8软件
6.9物理参数
6.9.1C
6.9.2C
6.9.3C
6.9.4C
6.9.5重量

7章UCSManager
7.1UCSM体架构
7.1.1系统组件
7.1.2UCSM是模型驱动的框架
7.2管理息模型
7.3可用集成点
7.3.1接口
7.3.2UCS中的标准(直通)接口
7.3.3UCS中的标准接口
7.3.4UCS中的本地接口
7.4工作原理
7.4.1配置策略
7.4.2作策略
7.4.3全局与本地策略
7.4.4池
7.4.5池的手动填充
7.4.6池的自动填充
7.4.7配置文件
7.4.8配置文件模板
7.4.9组织
7.4.10分层池和策略解析
7.4.11基于角的访问控制(RBAC)
7.4.12区域设置
7.4.13用户和身份验证
7.5UCSM和VMware的vCenter集成
7.5.1集成架构
7.5.2虚拟化支持
7.5.3管理平面集成
7.5.4端口配置文件
7.5.5vNIC模板
7.5.6动态VIF的运行时策略解析
7.5.7UCSManager和GUI中的VM
7.6使用UCSM行基本系统管理
7.6.1硬件管理
7.6.2机箱发现过程的示例
7.6.3硬件停止使用
7.6.4固件管理
7.6.5固件下载格
7.6.6固件生命周期
7.6.7管理固件包策略
7.6.8主机固件包策略
7.6.9无状态计部署模型
7.6.10基础计部署模型
7.6.11系统设置-初始设置
7.6.12默认计部署模型
7.6.13无状态计部署模型
7.6.14无状态配置文件要求
7.6.15系统日志
7.6.16故障和
7.6.17审计日志


8章三方管理软件
9章规划UCS片器
参考文献
术语表

作者介绍

  Silvano Gai,在思科公司已经工作了11年,一直从事Catalyst、MDS和Nexus交换机的架构设计工作。他已经撰写了多本网络相关的书籍,编写了多个In t e r n e t案和RFC,并且有80个专利和申请。此外,他还在斯坦福学讲授有关本书主题的  课程。
  Tommi Salli,是思科公司技术营销工程师,在思科、Sun、VERITAS和NuovaSystems工作期间累积了20年的器和应用程序工作经验。
  Roger Andersson,是思科公司技术营销经理,曾在EMC的CLARiiON工程部门工作了12年,在VERITAS/Symantec作为技术产经理工作了5年。现在他专注于思科UCS系统管理。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