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性能:简要说明拟开发项目所具备的性能及其优越性。
(3)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4)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5)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说明基本要求,并用图表表示出最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6)安全和保密:说明基本要求,如对于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对数据库的关键数据进行保密等。
(7)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如该系统为其他系统的子系统等。
(8)完成期限:确定完成本系统的截止日期。
2.2目标
阐明拟开发系统的开发目标及应考虑的因素,如:
(1)人力与设备费用的相对减少。
(2)预期收益的提高。
(3)处理速度的提高。
(4)人员利用率的提高。
(5)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
(6)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7)生产能力的提高。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阐明开发本系统过程中所具备的条件、假定及所受限制,如:
(1)拟开发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2)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3)政策和法规方面的限制。
(4)硬件、软件、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5)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2.4可行性研究采用的方法
阐明可行性研究将如何进行,拟开发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可以采用客户调查、专家咨询和对市场同类产品进行调查的方法。
2.5评价尺度
阐明对该系统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基本尺度,如开发时间的长短、所需经费的多少以及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现有系统是指目前实际使用的系统,既可指计算机系统,也可指人工系统或其他系统。对现有系统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阐明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对当前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描述。
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对现有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加以说明,用图表表示出最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3.2费用开支
列举运行现有系统所需的费用开支,如:
1)人力。
2)设备。
3)材料。
4)服务。
3.3人员
列举运行和维护现有系统所需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3.4设备
列举运行和维护现有系统所需的设备类型和数量。
3.5局限性
指出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新的系统的必要性。
4所建议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阐明实现拟开发系统的目的、目标、要求的方法及新系统与当前系统相比较的优越性。
4.1对所建议系统的简要描述
概要描述拟开发系统,如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等。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给出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的描述,可用常用的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来表示。
4.3与现有系统比较所具有的优越性
指出拟开发系统与现有系统相比较,在诸如提高处理能力、减轻工作负荷、增强系统灵活性和保证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优越性。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阐明若采用拟开发系统,预期会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包括:
(1)对设备的影响。
(2)对软件的影响。
(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4)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如用户的操作规程,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源数据的处理,数据进入系统的过程,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输出报告的处理过程,存储媒体和调度方法以及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
(5)对开发的影响。
(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4.5局限性
指出所建议系统的受限制的或受约束的性质。
4.6技术可行性评价
在充分可靠的实验基础上,说明拟开发系统在技术方面具备的可行性,如:
(1)在当前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该系统的功能目标能否达到。
(2)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该系统的功能能否完成。
(3)在软硬件及其他限制条件下该系统的功能能否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