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自主·可控:信息产业创新之中国力量张显龙》[4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自主·可控:信息产业创新之中国力量张显龙

  • 出版社:新闻出版图书专营店
  • 出版时间:2016-09
  • 热度:1268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自主·可控:信息产业创新之中国力量 作者   张显龙
定价   59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2449171 出版日期   2016-09-01
字数   321000 页码   237
版次    装帧   半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 ”的推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要真正确保信息空间的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的诸多信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被国外厂商垄断,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现。要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唯有创新一途。本书就以机制创新为主线,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如何实现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系统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印度、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信息产业发展和壮大的经验。探索世界各国/地区信息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内在机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技术创新战略框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如何实现引进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对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了总体设计,以期对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指明一条可行的道路,既能促进信息产业自身发展,又为信息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目录
章信息产业的内涵、现状与趋势
1.1产业研究的视角与体系
1.2信息产业分类的发展
1.3信息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1.4信息产业的六大特点
1.5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律
1.5.1PC时代技术定律:摩尔定律
1.5.2互联网技术定律:梅特卡夫定律
1.5.3信息产业发展定律:微笑曲线
1.6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6.1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三个梯队
1.6.2信息产业发展七大趋势分析
第2章创新驱动信息产业发展
2.1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2.1.2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3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
2.2产业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2.2.1创新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2.2.2产业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2.3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
2.3.1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基本要素
2.3.2信息产业创新的机制研究
2.4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价值与挑战
2.4.1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价值
2.4.2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挑战
第3章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产业创新机制研究
3.1美国:全面创新、一马当先
3.1.1运行机制:自由竞争为主
3.1.2引导:在位而不越位
3.1.3资本市场:两级助推器
3.1.4基础研发:推动产学研合作
3.1.5人才战略:笼络全球智力资本
3.1.6科技园区:在互补中发展
3.1.7中介服务:产业创新的润滑油
3.2日本:从引进创新到自主创新
3.2.1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3.2.2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
3.2.3日本信息产业创新存在的不足
3.3德国: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3.3.1德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3.3.2德国工业4.0内涵与战略
3.3.3《德国数字化战略2025》解读
3.3.4德国信息产业创新经验分析
3.4印度:不发达国家软件业创新的典范
3.4.1印度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历程
3.4.2印度软件业成功经验分析
3.4.3印度信息产业创新存在的不足
3.5韩国:通信技术创新全球领先
3.5.1韩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回顾
3.5.2韩国信息产业发展创新经验
3.5.3韩国信息产业创新存在的不足
3.6以色列:网络安全霸主是怎样炼成的
3.6.1以色列信息安全产业的奇迹
3.6.2以色列奇迹背后的原因分析
3.7中国台湾:“代工”的喜与忧
3.7.1中国台湾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3.7.2中国台湾信息产业成功原因分析
3.7.3中国台湾信息产业创新存在的不足
3.8信息产业创新经验与总体模型
第4章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4.1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4.2信息产业创新战略构成要素
4.2.1信息产业创新战略的内涵
4.2.2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
4.2.3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总体框架
4.3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目标
4.4中国信息产业创新模式选择
4.5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实施路径
4.6处理好信息产业创新的五对关系
第5章信息技术引进创新战略实施建议
5.1信息技术引进创新内涵与过程
5.1.1引进创新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5.1.2技术引进创新的总体模型
5.2中国信息技术引进创新存在的问题
5.3日本信息技术引进经验借鉴
5.4中国信息技术引进创新优化建议
5.4.1引进创新中的行为优化建议
5.4.2引进创新中的企业行为优化建议
第6章信息技术合作创新战略实施建议
6.1信息技术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6.1.1信息技术合作创新内涵
6.1.2信息技术合作创新的模式
6.1.3信息技术合作创新的类型
6.2中国信息技术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6.3斯坦福大学合作创新经验借鉴
6.4中国信息产业合作创新优化建议
6.4.1合作创新中的职能优化建议
6.4.2合作创新中高校/科研机构优化建议
6.4.3合作创新中的中介行为优化建议
第7章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建议
7.1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7.1.1自主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
7.1.2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7.2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问题
7.3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经验借鉴
7.3.1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
7.3.2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7.4营造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八九八创新空间的实践
7.4.1八九八创新空间的创立过程
7.4.2八九八创新空间的未来目标
7.4.3八九八网络空间产业战略研究院的设立
7.5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优化建议
7.5.1自主创新中的企业行为优化建议
7.5.2自主创新中的职能优化建议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张显龙,《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书记、副社长、理事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不错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网络信息安全与互联网金融方向博士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副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战略、网络空间战略、意识形态和互联网金融。发表网络信息安全战略相关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著作《优选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编辑推荐
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大的隐患。要真正确保信息空间的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必不可少,而要实现自主可控,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信息技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就是体制和机制的安排。
  本书以信息产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如何构建产业的创新体系,最终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助力网络强国战略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