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Cortex-M3之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1CD |
作者: | 廖义奎编著 |
定价: | 58.0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2-04-01 |
ISBN: | 9787512326712 |
印次: | 1 |
版次: | 1 |
装帧: | |
开本: | 16开 |
目录 | |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嵌入式系统定义 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1.2.1 从单片机到嵌入式系统 1.2.2 从芯片级设计到系统级设计 1.2.3 从面向器件到面向任务的设计 1.2.4 从单处理器设计到多处理器设计 1.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1.4 ARM系列嵌入式系统处理器 1.4.1 ARM处理器分类 1.4.2 ARM Cortex处理器 1.4.3 ARM Coretx-M3处理器 1.4.4 ARM Cortex-A8处理器 1.5 从8/16位处理器到ARM Cortex-M3/M 1.6 常见的Cortex-M0/M3系列MCU 第2章 STM32系统设计 2.1 STM32F103C系统设计方案 2.2 系统设计的要素 2.2.1 STM32外部晶振 2.2.2 复位电路 2.2.3 LED、Key及BOOT跳线 2.2.4 稳压电源及ISP下载口 2.2.5 IO端口 2.3 PCB图设计 第3章 STM32程序设计入门 3.1 STM32入门之Hello World程序 3.1.1 开发环境 3.1.2 编写STM32的C程序 3.1.3 用GCC编译stm32程序 3.1.4 STM32程序下载 3.1.5 在Obtain_Studio中编译Hello World程序 3.2 不同开发板的Hello World程序 3.3 基于STM32固件库的入门程序 3.3.1 STM32固件库 3.3.2 STM32固件库外设的初始化和设置 3.3.3 基于STM32固件库的程序设计 3.4 基于STM32固件库的Hello World程序代码分析 第4章 GPIO应用 4.1 认识STM32 GPIO 4.1.1 GP能特点 4.1.2 STM32 IO口的优点 4.1.3 STM32固件库的GPIO库函数 4.2 KEY_LED程序 4.2.1 创建stm32_C++KEY_LED项目 4.2.2 stm32_C++KEY_LED项目程序分析 4.3 低层代码分析 4.3.1 GPIO端口的定义 4.3.2 AHB/APB桥的配置 4.3.3 GPIO引脚的配置 4.3.4 GPIO的读写 第5章 GCC编译器的安装与应用 5.1 GCC介绍 5.1.1 GCC概述 5.1.2 MinGW简介 5.1.3 MinGW的安装 5.1.4 MinGW测试 5.1.5 常见GCC用法 5.2 ARM GCC编译器 5.2.1 WinARM编译器 5.2.2 Sourcery G++ Lite for ARM EABI编译器 5.3 Obtain_Studio集成开发系统 5.3.1 Obtain_Studio集成开发系统介绍 5.3.2 Obtain_Studio集成开发系统常用技巧 5.4 GCC Make编译文件设计 5.4.1 GCC Make常用命令 5.4.2 makefile文件规则 5.4.3 makefile文件函数 5.5 GCC编译器LD脚本 5.5.1 C/C++程序内存空间 5.5.2 GCC LD脚本基础 5.5.3 STM32程序中的LD脚本程序 第6章 STM32外部中断 6.1 STM32外部中断 6.2 STM32外部中断实例 6.3 STM32中断配置 6.3.1 STM32外部中断程序分析 6.3.2 中断通道配置 6.3.3 中断优先级配置 6.3.4 外部中断模式配置 6.3.5 外部中断响应函数配置 第7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7.1 程序风格 7.1.1 程序风格的比较 7.1.2 编程风格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7.2 跨越开发板 7.2.1 端的方法 7.2.2 模式设置的方法 7.3 分类与封装 7.3.1 什么是分类与封装 7.3.2 封装的实现 7.4 隐藏与权限 7.4.1 隐藏 7.4.2 权限 7.5 继承 7.5.1 CGpio类的继承 7.5.2 测试CLed和CKey类 7.6 组装 7.6.1 GPIO的组装 7.6.2 GPIO组装的测试 7.7 C++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7.7.1 C++介绍 7.7.2 兼容C语言 7.7.3 在C++程序中调用C函数 7.7.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7.7.5 泛型编程语言 7.7.6 STL编程 7.7.7 接口编程 第8章 USART通信 8.1 从51单片机到STM32的串口通信 8.2 USART通用串口通信设计 8.2.1 USART通用串口 8.2.2 USART通用串口通信设计方案 8.3 USART通用串口程序设计入门 8.3.1 USART数据发送程序设计 8.3.2 USART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8.4 中断方式的数据接收 8.4.1 中断方式的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8.4.2 多个串口驱动对象的协同工作 8.5 USART驱动程序的设计 8.5.1 USART驱动程序 8.5.2 printf与cout的实现 8.6 深入STM32 USART的工作原理 8.6.1 USART工作原理 8.6.2 发送器 8.6.3 接收器 8.6.4 USART初始化函数USART_Init 8.6.5 USART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第9章 STM32的工作原理 9.1 STM32启动原理 9.1.1 STM32启动过程分析 9.1.2 STM32软件 9.2 系统时钟分析 9.2.1 系统时钟种类 9.2.2 STM32固件库设置时钟 9.2.3 系统时钟配置 9.3 存储器以及存储器映射 9.4 NVIC嵌套中断向量控制器 9.4.1 NVIC嵌套中断向量控制器 9.4.2 STM32的NVIC优先级 9.5 STM32向量表及配置 9.5.1 STM32复位后从哪个地址开始执行 9.5.2 STM32向量表 9.5.3 用户程序中的向量表 第10章 定时器与日历 10.1 SysTick定时器 10.1.1 关于SysTick 10.1.2 SysTick测试程序 10.1.3 SysTick程序分析 10.2 RTC定时器 10.2.1 RTC定时器介绍 10.2.2 RTC的本质与测试程序 10.2.3 日历算法 10.2.4 STM32的RTC日历测试程序 10.2.5 STM32 RTC程序分析 10.2.6 RTC秒中断 10.2.7 RTC闹钟 10.2.8 RTC校准 10.3 通用定时器 10.3.1 STM32定时器的种类 10.3.2 通用定时器介绍 10.3.3 通用定时器基本应用程序设计 10.3.4 通用定时器常用模式 10.3.5 输出模式测试实例 10.3.6 输入捕获模式测试实例 第11章 ADC应用 11.1 ADC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1.1.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1.1.2 STM32简单的ADC应用实例 11.1.3 过采样技术 11.1.4 欠采样技术 11.2 STM32的ADC简介 11.3 STM32 ADC入门实例 11.3.1 STM32 ADC入门测试程序 11.3.2 STM32 ADC程序分析 11.3.3 STM32内部温度测量 11.4 STM32 ADC注入方式 11.4.1 STM32 ADC注入方式简介 11.4.2 STM32双ADC模式 11.4.3 STM32 ADC注入方式实例 第12章 DMA应用 12.1 STM32的DMA简介 12.1.1 任务转移策略 12.1.2 STM32的D能 12.2 DMA在ADC中的应用 12.2.1 任务转移策略的DMA ADC应用实例 12.2.2 DMA_ADC程序分析 12.3 DMA在USART中的应用 12.3.1 任务转移策略的USART DMA数据发送 12.3.2 任务转移策略的USART DMA数据接收 12.3.3 任务队列策略的USART DMA发送中断应用 12.3.4 任务循环策略的USART DMA接收中断应用 第13章 备份寄存器与看门狗程序 13.1 STM32备份寄存器 13.1.1 备份寄存器特点 13.1.2 BKP应用实例 13.2 STM32看门r>13.2.1 STM32看门狗介绍 13.2.2 独立看门狗介绍 13.2.3 独立看门狗程序设计 13.2.4 窗口看门狗介绍 13.2.5 窗口看门狗测试程序 第14章 TFT驱动与显示 14.1 LCD概述 14.1.1 LCD简介 14.1.2 LCD接口 14.2 Ili9xx系列TFT驱动芯片 14.3 TFT测试程序 14.3.1 TFT测试程序准备工作 14.3.2 TFT测试主程序 14.3.3 字符的显示 14.4 基于FSMC的TFT驱动程序设计 14.4.1 STM32的FS能 14.4.2 FSMC与TFT端口连接与端 14.4.3 FSMC与TFT的内存空间映射与作 14.4.4 FSMC初始化 14.4.5 TFT初始化 14.4.5 TFT驱动程序统一接口函数的实现 14.5 基于GPIO的TFT驱动程序设计 第15章 触摸屏驱动 15.1 触摸屏介绍 15.2 触摸屏驱动IC 15.3 触摸屏测试项目 15.4 触摸屏驱动程序分析 15.5 触摸屏校准 15.5.1 触摸屏校准算法 15.5.2 触摸屏校准的实现 第16章 SD卡驱动与FAT文件系统 16.1 STM32的SDIO接口 16.1.1 常见存储卡种类 16.1.2 SD卡结构 16.1.3 STM32的SDIO接口 16.2 FAT文件系统 16.2.1 FAT文件系统概述 16.2.2 FatFs介绍 16.3 STM32 SDIO接口 16.4 SD卡文件读写实例 16.4.1 准备工作 16.4.2 SD卡文件读写实例 16.4.3 SD卡文件作类CFile的设计 16.4.4 目录作 第17章 μC/OS-Ⅱ在STM32上的移植 17.1 μC/OS-Ⅱ概述 17.1.1 μC/OS-Ⅱ简介 17.1.2 μC/OS-Ⅱ的组成部分 17.2 μC/OS-Ⅱ移植到STM 17.3 μC/OS-Ⅱ工作原理 17.3.1 μC/OS-Ⅱ启动过程 17.3.2 任务切换的相关函数解析 第18章 汉字与图形图像显示 18.1 汉字显示 18.1.1 汉字库 18.1.2 程序中加入汉字库实现汉字显示 18.1.3 使用SD卡上的汉字库实现汉字显示 18.2 图形绘制 18.3 图像显示 18.3.1 位图与bmp文件格式 18.3.2 bmp文件作 18.3.3 bmp图像显示测试程序 第19章 摄像头驱动与图像采集 19.1 摄像头接口 19.1.1 图像传感器 19.1.2 OV7670摄像头 19.1.3 CMOS摄像头接口 19.2 CMOS摄像头测试程序 19.3 深入CMOS摄像头驱动程序原理 19.3.1 SCCB协议 19.3.2 SCCB协议驱动程序设计 19.3.3 CMOS摄像头驱动程序设计 第20章 以太网及Web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20.1 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 20.2 网络测试程序 20.2.1 Web Server测试 20.2.2 UDP通信测试 20.3 IP/ICMP协议与Ping命令的实现 20.3.1 以太网数结构 20.3.2 IP协议 20.3.3 ICMP协议 20.3.4 Ping命令 20.3.5 Ping命令的实现 20.4 UDP通信原理 20.4.1 UDP协议 20.4.2 UDP通信的实现 20.5 Web Server程序设计 20.5.1 Web Server原理 20.5.2 TCP设计 20.5.3 Web Server设计 20.6 ENC28J60驱动程序设计 20.6.1 STM32 SPI接口 20.6.2 STM32 SPI驱动程序 20.6.3 ENC28J60驱动程序 参考文献 |
前言 | |
在科研项目研究、产品开发、毕业设计以及电子竞赛等活动中,经常遇到8位单片机速度、I/O口、内部RAM以及内部Flash不够用等问题。随着32位微控制器成本的降低,采用32位微控制器作为8位单片机系统的升级与更新换代已成为选择,是内部带Flash的低成本ARM微控制器的使用,以8位单片机的成本即可获取更高性能。 目前许多IC厂商都推出了内部带Flash的低成本32位 ARM微控制器,例如ARM Cortex-M3系列微控制器。它具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低成本,二是高性能。在成本方面,价格与8位/16位微控制器相差不多;内带Flash,不需要外接ROM,简化了设计,电路更简洁。在高性能方面,运算速度快,例如以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2系列微控制器,内核主频高达120MHz,内部带有硬件乘法器、硬件除法器、以太网控制器、支持USB 2.0接口等。由此可见,32位微控制器在性能上是8位、16位微控制器无法比拟的。 在代码的大小方面,ARM Cortex-M3微控制器提供优于8位和16位体系结构的代码密度。在减少对内存的需求和限度地提高片上闪存的使用率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STM32F103微控制器构建于高性能的ARM Cortex-M3内核,工作频率为72MHz,内置高速存储器(可达1M字节的闪存和128K字节的SRAM),丰富的增强型I/O端口和连接到两条APB总线的外设。增强型器件含2~3个12位的ADC、4个通用16位定时器和2个PWM定时器。 成本低,该系列微控制器与常见的8位、16位单片机在价格上基本。既有32位单片机的性能,又与8位、16位单片机价格相当,可直接代替8位/16位单片机应用于一些小型控制系统中。 体积小,可把该应用系统的PCB面积压缩到,以便应用到小体积的产品中,例如智能继电器、微型水位控制器、恒温控制器等。 性能高含标准和的通信接口:5个USART接口、3个SPI接口、2个I2C接口、2个I2S接口、1个SDIO接口、一个USB接口和一个CAN接口。STM32F103是一个完整的系列,其成员之间引脚对引脚兼容,软能也兼容。 GCC编译器是一套以GPL及LGPL许可证发行的开源、自由软件。GCC编译器是移植到中央微控制器架构以及作系统最多的编译器。由于GCC已成为GNU系统的官方编译器括GNU/Linux),它也成为编译与建立其他作系统的主要编译器括Linux系列、BSD系列、Mac OS X、NeXTSTEP与BeOS等。 GCC通常是台软件的编译器。有别于一般局限于特定系统与执行环境的编译器,GCC在所台上都使用同一个前端处理程序,产生一样的中间代码,此中间代码在各个不同台上都一致,并可输出正确无误的最终代码。 G能强大、性能优越,并且开放源代码,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