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 pdf下载pdf下载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提供书籍《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百度网盘pdf下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时间:2009-03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的原理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教学与科研的最新成果,语言精炼,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

内容简介

  《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典型接口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微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及其接口,输入/输出及DMA技术,中断系统,串并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模拟接口,总线技术,80x86/Pentium保护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高性能微处理器及其相关技术等。《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内容精练,层次清楚,实用性强;在注重讲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反映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可作普通高校理工科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以及各类职业学校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克义,197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于1992-1993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系进修(访问学者);参加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作者热爱并长期担任第一线教学工作,“敬业、认真”是同学和老师们对他教学工作的基本评价。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先后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作者负责完成的主干基础课建设项目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承担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教材建设项目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所编著的教材《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正在进行两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作者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现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职务。
  除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工作外,作者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高性能微处理器结构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数字逻辑》、《个人电脑的接口技术与外围设备》、《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80x86/Pentium处理器硬件、软件及接口技术教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数制和编码
1.1 进位计数制
1.1.1 进位计数制及其基数和权
1.1.2 计算机中常用的几种进位计数制
1.2 不同进位制数之间的转换
1.2.1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2.2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2.3 任意两种进位制数之间的转换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3.1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3.2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1.4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1.4.1 机器数与真值
1.4.2 三种常见的机器数形式
1.4.3 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
1.4.4 二一十进制编码
1.4.5 二进制信息的计量单位
1.5 字符编码
习题1

第2章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1.1 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
2.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功能部件简介
2.2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2.2.1 指令与程序
2.2.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流程
2.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3.1 硬件与软件
2.3.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4 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2.4.1 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2.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2.5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2.5.1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2.5.2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6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系统组成
2.6.1 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
2.6.2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2.7 PC机操作系统
习题2

第3章 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3.1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3.1.1 实模式
3.1.2 保护模式
3.1.3 虚拟8086模式
3.1.4 三种工作模式的转换
3.2 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3.2.1 程序可见寄存器
3.2.2 80x86/Pentium处理器的寄存器模型
3.3 实模式下的存储器寻址
3.3.1 实模式下的存储器地址空间
3.3.2 存储器分段技术
3.3.3 实模式下的存储器寻址
3.3.4 堆栈
3.4 实模式I/O地址空间
习题3

第4章 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4.1 寻址方式
4.1.1 数据寻址方式
4.1.2 转移地址寻址方式
4.2 指令编码
4.2.1 指令编码格式
4.2.2 指令编码举例
4.3 8086指令系统
4.3.1 数据传送指令
4.3.2 算术运算指令
4.3.3 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
4.3.4 串操作指令
4.3.5 转移指令
4.3.6 处理器控制指令
4.4 80286-Pentium指令系统
4.4.1 80286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4.4.2 80386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4.4.3 80486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4.4.4 Pentium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4.4.5 PentiumPro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4.4.6 PentiumⅡ增强和扩充的指令
习题4

第5章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5.1 汇编语言的特点
5.2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和基本语法
5.2.1 示例程序
5.2.2 基本概念
5.2.3 指令语句
5.2.4 伪指令语句
5.2.5 结构与记录
5.2.6 宏指令
5.2.7 简化段定义
5.3 ROMBIOS中断调用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5.3.1 ROMBIOS中断调用
5.3.2 DOS系统功能调用
5.4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5.4.1 exe文件的上机过程
5.4.2 com文件及其上机过程
习题5

第6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
6.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6.1.1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6.1.2 程序的基本结构形式
6.1.3 子程序设计
6.2 汇编语言的编程应用
6.2.1 I/O与通信
6.2.2 声音与时钟
6.2.3 键盘I/O
6.2.4 鼠标器编程
6.2.5 图形显示
6.2.6 文件操作
6.3 windOW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简介
6.3.1 WindowsAPI函数
6.3.2 动态链接库
6.3.3 指令集选择
6.3.4 工作模式选择
6.3.5 函数的原型定义
6.3.6 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框架
6.3.7 Win32汇编语言应用程序实例
6.3.8 MASM32汇编与连接命令
6.4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6.4.1 条件汇编
6.4.2 库的使用
6.4.3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
习题6

第7章 微处理器的内部组成及外部功能特性
7.1 微处理器的内部组成
7.1.1 总线接口单元BIU
7.1.2 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
7.1.3 超标量流水线结构
7.1.4 动态转移预测及转移目标缓冲器BTB
7.1.5 指令预取器和预取缓冲器
7.1.6 指令译码器
7.1.7 执行单元EU
7.1.8 浮点处理单元FPU
7.1.9 控制单元CU
7.2 微处理器的外部功能特性
7.2.1 微处理器的外部引脚信号
7.2.2 微处理器的总线时序
习题7

第8章 I/O接口
8.1 I/O接口的基本概念.
8.1.1 I/0接口的基本功能
8.1.2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8.1.3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8.1.4 I/O接口的地址分配
8.1.5 I/O接口的地址译码及片选信号的产生
8.1.6 I/O指令
8.2 I/O控制方式.
8.2.1 程序控制方式
8.2.2 中断控制方式
8.2.3 DMA方式

第9章 中断系统
第10章 并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
第11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
第12章 计数/定时技术
第13章 存储器及其接口
第14章 模拟接口
第15章 总线技术
第16章 80x86/Pentium保护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第17章 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及典型结构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微机原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大学生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常用接口技术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微机系统整机概念,具备利用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学习本课程对于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学习后续有关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是该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
  本书以80x86/Pcntium系列微型计算机为背景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典型接口技术。全书共分17章,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2、3、7、13、15章);②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4、5、6章);③I/O接口技术(第8、9、10、11、12、14章);④高性能微处理器及相关技术(第16、17章)。学习本书的预备知识为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基础知识。
  本书可供60-70学时的课堂教学使用,有些章节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适当取舍。每章后面列出的思考题与习题,主要供理解和复习本章基本内容而用,本书最后给出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另外,鉴于"微机原理"课程是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及上机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验设备及上机条件,安排适当的接口实验及汇编程序上机内容。对于尚不具备专门的微机接口实验设备的教学环境,教师可结合PC机上已配备的键盘、鼠标及显示器等基本I/O设备,组织相应的接口实验内容,如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编程。鼠标器编程等,从而培养学生的I/O接口编程能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见第6章的介绍。
  本书是在作者近年承担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并参考和吸收了国外较新的同类教科书及国内兄弟院校优秀教材的有关内容。在此,特向有关作者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差错和疏漏,诚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