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基于用户体验的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2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基于用户体验的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

  • 出版社:京东图书自营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17-04
  • 热度:1185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健康网站逐渐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其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健康网站可用性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健康网站的发展。在对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用户体验的医学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采用质性分析、问卷调查、多元统计等方法,识别并分析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来为健康网站的可用性测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总体设计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价值

第2章 研究现状与述评
2.1 网站可用性研究现状
2.1.1 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
2.1.2 网站可用性测量维度的相关研究
2.1.3 网站可用性测评方法研究
2.2 健康网站可用性研究现状
2.2.1 健康网站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2.2.2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研究
2.2.3 健康网站可用性测评研究
2.3 研究小结

第3章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可用性理论
3.1.2 信息构建理论
3.1.3 人机界面设计理论
3.1.4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3.2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3.2.1 影响因素分析总体框架
3.2.2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不同阶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质性分析
4.1 质性研究方法
4.1.1 质性研究方法的内涵
4.1.2 质性研究的流程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样本选择
4.2.3 访谈实施与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4.3.2 概念列表分析
4.3.3 影响因素的构成分析
4.4 研究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健康网站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5.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5.1.2 调查结果分析
5.1.3 结果讨论
5.2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探索性分析
5.2.1 数据描述与质量分析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分析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5.2.4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解释
5.3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验证性分析
5.3.1 样本统计分布
5.3.2 可用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5.3.3 可用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分析
5.3.5 验证性影响因子结果讨论
5.4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个体差异分析
5.4.1 分析方法
5.4.2 个体差异的结果分析
5.4.3 个体差异的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健康网站可用性测评
6.1 健康网站可用性的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6.1.1 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6.1.2 测评方法的选取
6.2 健康网站可用性的测评试验
6.2.1 测评对象的选定
6.2.2 测评结果
6.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健康网站可用性优化策略
7.1 增强健康网站的可信任程度
7.2 改善健康网站的信息质量
7.3 提高健康网站的性能
7.4 增加健康网站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7.5 提高医学专业服务质量

第8章 已有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已有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质性研究操作大纲
附录2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第一次调查问卷
附录3 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第二次调查问卷
附录4 健康网站可用性测评调查

后记

前言/序言

  健康网站逐渐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其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健康网站可用性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健康网站的发展。在对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采用质性分析、问卷调查、多元统计等方法,识别并分析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来为健康网站的可用性测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本书围绕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研究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具体过程和方法如下:
  首先,对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上的分析。通过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有关健康网站可用性的研究进行探讨,分别从网站可用性的内涵、影响因素、测评方法以及健康网站可用性测评等研究进行讨论。另外,还对健康网站可用性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如可用性理论、信息构建理论、人机界面设计理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在结合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主要分为影响因素的识别、验证和应用,用以指导本书的整体分析过程。
  其次,对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本分析过程主要是在已有影响因素研究和归纳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健康网站用户进行调查和分析,从用户的角度进一步探索性地发现健康网站可用性的影响因素。
  再次,对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健康网站进行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通过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发现用户相关特征对健康网站信息需求和使用目的的影响,为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然后,在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探讨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的维度。最后,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影响健康网站可用性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对可用性的影响力度进行探索,最后对样本个体差异进行分析。
  最后,对健康网站可用性进行试验测评分析。主要是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模型中的路径系数和因子载荷将作为维度和指标的权重设计的依据。运用指标体系对选定的健康网站案例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本书的结论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已有研究中所提到的可用性影响因素仍然会在健康网站可用性中发挥作用,探索出了具有健康网站特点的可用性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发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健康网站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外,通过对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也为健康网站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具体结论如下:
  (1)在分析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初步探索出了健康网站可用性的影响因素。在对特定受访者进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对访谈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合相应的研究成果,共探索出了13个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命名。研究发现,13个具体的影响因素中的大部分因素基本都属于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总结的几个方面,如网站交互性、网站外观、信息内容质量、信息可获取性、网站可信性,信息体系结构等。而通过质性分析结果,发现还有一些具体因素的维度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提到,如网站实用性、网站专业服务、广告、用户交流等,这些影响因素都是通过质性研究探索而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对已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
  (2)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用户的全面调查,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进一步探索出了9个核心影响因素维度,并对其进行命名,即网站可信性、信息可获取性、网站交互性、信息内容质量、提供专业服务、网站实用性、网站外观、信息体系结构、隐私保护,并进一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9个影响因素做了验证和分析。研究发现,9个影响因素中,网站交互性、隐私保护、提供专业服务、网站可信性、网站外观、信息可获取性、网站实用性、信息内容质量、信息体系结构对健康网站的影响效应依次下降。
  (3)在个体因素对健康网站可用性的影响方面,本书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网络使用年限以及健康状况等对健康网站可用性的要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性别和年龄等对其影响不大。其中,医学专业背景对健康网站可用性的影响最大,影响了9个可用性影响因素中的7个因素,其次是文化程度、网络使用年限和健康状况。此外,通过对用户个体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中的网站可信性和网站信息内容质量两个方面的个体差异最大,易受到不同个体因素的影响。
  (4)在对健康网站可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健康网站可用性测评指标体系。构建核心思想主要是借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效应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为计算不同指标的权重的方法。此外,还对相关的健康网站案例进行了测评,得出不同的网站之间的可用性的区分度较大的结论,测评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