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成果 |
作者: | 孔德生,梁茵[著] |
定价: | 38.0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4-04-01 |
ISBN: | 9787802499867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主要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体系结构等。 |
目录 | |
前言/001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001 (一)马克思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了它的 生命力在于同实践相结合/001 (二)中党的历史经验表明 必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指导中国革命/004 (三)中国特殊国情要求我们必须把 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土壤之中/00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012 (一)向全党明确提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012 (二)从哲学上奠定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基础/017 (三)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新路子/019 (四)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光辉典范/02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 飞跃理论成果的体系结构/024 (一)思想的科学概念/024 (二)思想的科学体系/030 (三)思想科学体系的结构 与特点/039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 飞跃程与规律/05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标志/050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 基本形成/060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 完整化/079 (四)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可贵探索与航向偏离/090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与 规律/096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 性飞跃的集中成果与支柱理论/11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 历史性飞跃的集中成果/11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 历史性飞跃的支柱理论/131 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 历史性飞跃经验/13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 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方向和保证/134 (二)立足中国特殊国情,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出发点和客观依据/138 (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及其历史 经验的深结,这是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基础和理论起点/142 (四)科学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文化底蕴/144 (五)把握时代的主题,积极迎合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新潮流,这是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 背景/147 参考文献/149 |
前言 | |
中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的根本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历史。中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其中,思想是以为核心的集体明确提出并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行理论创新而结出的丰硕成果,显现了巨大的实践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共十一届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结,是中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①邓明确指出:“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①可以说,如果集体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次历史性飞跃,也就没有思想的产生。 |
摘要 | |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 (一)马克思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在于同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全正确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指导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它的基本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斗争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这也是它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地吸取了人类三个国家里三个主要思潮——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空想社会主义,并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同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通过大量材料和严密的逻辑论证,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趋势,指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组织自己的先锋队——。在党下,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不但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及由于社会展不充分而形成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和社会等,直人社会。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施坦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