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徐志摩创作的叙事艺术研究 |
作者: | 高志强著 |
定价: | 56.0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0-01-01 |
ISBN: | 9787569260199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徐志摩叙事能力的发展过程、艺术才华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激情叙事与散文创作、尝试小说创作与叙事艺术的发展。主要内括:早期徐志摩文学才华的展现;美国留学时期确立自我价值的过程;欧洲留学时期的精神震荡等。 |
目录 | |
章徐志摩叙事能力的发展过程· 节早期徐志摩文学才华的展现 一、徐志摩文学兴趣的展现 二、徐志摩文学才华的认同 三、徐志摩思想的独立倾向 第二节美国留学时期确立自我价值的过程 一、留学前的忐忑 二、自我意识觉醒与前途选择 三、现代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欧洲留学时期的精神震荡 一、文化理想的觉醒 二、艺术社交与文化认同 三、艺术理想觉醒 第二章艺术才华与社会需求的互动 节人生困局 一、尝试与失败 二、探索与痛苦 三、磨炼与成长 第二节成名的代价 一、标签与拒绝 二、无奈与接受 三、呼吁与碰壁 第三节 诗歌与叙事艺术 一、被忽视的艺术背景 二、叙事与“轻灵”的关系 第三章激情叙事与散文创作… 节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的散文艺术 二、浓郁的情绪与叙事的调剂 第二节散文叙事的艺术特点 一、热情洋溢的生活细节 二、充满诱惑的艺术王国 第四章尝试小说创作与叙事艺术的发展… 节小说叙事方面的成就 一、努力尝试小说创作 二、小说题材选择的勇敢 第二节徐志摩小说的叙事特点 一、小说聚焦个人生活 二、小说注重内在世界的挖掘 结 语… |
前言 | |
作为现代时期知名度、接受度也广泛的白话诗人,徐志摩创作的叙事艺术在研究界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国内出版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看,关注他的诗歌艺术和他个人浪漫故事的作品越来越多,而对他创作艺术的研究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取得更丰硕的成果。阅读徐志摩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热情洋溢,追求过度表现自我,但作品叙述脉络十分清晰,这说明徐志摩的叙事能力是优秀的。只有强大的叙事控制能力,才能在“天马行空”的写作过程中,保持思路清晰和目标明确。作为新旧转折时期成绩突出的现代作家,他在融合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路,对研究中西文化沟通融合、研究中国文化现代化,都有学实际意义。 本书章研究的是徐志摩叙事能力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徐志摩叙事艺术发展过程的历史性研究,我们知道徐志摩的写作能力是天赋加后天努力的结果。他很早就表现出文学上的天赋,从开智学堂毕业之前就可以写出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实的具有苏洵《六国论》气势的古文。他从小就赢得了师长和家人的称赞。在杭州府中学堂求学期间,通过阅读新小说和抄录报纸时事杂评,他对新型文化作品有了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学自觉。在美国读书期间,他逐步确立了个体自主的意识,实践并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辨别人物的能力。受家庭文化影响和日本留学生的影响,他选择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受狄更生和罗素的影响,他重新发现了东方文化蕴含的性灵美,开始自觉追求爱、自由与美,同时摆脱了传统文化含蓄蕴藉的中庸思想的影响,开始追求表现个人的思想倾向。这一时期是他的个人思想和文艺思想取得突展的时期。 第二章研究的是回到国内的徐志摩,通过努力逐步在中国文化界奠定自己的地位,也为新诗的发展打破僵局。初回国内,徐志摩的英国绅士风度和行事作风与中国文化界产生了碰撞,促使徐志摩集中精力创作新诗。在新诗创作获得文坛认可之后,徐志摩与中国文化界的交往逐渐缩小到新月社及其外围圈子,这打击了徐志摩文化的理想。在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的影响下,徐志摩逐步从创作摸入到有意识实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他灵活使用传统文化造境的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艺术细节,使诗句从蕴含古体诗的意味发展到新诗的灵动。这是徐志摩写作艺术的一次突破,也是他为推动提高新诗创作而做出的贡献。 第三章研究徐志摩在散文叙事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受过度表现个人热情的影响,徐志摩的散文写作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他以展现自我的性灵美,追求爱、美与自由的热情,使文章保持内在的统一,通过吸取、借鉴传统叙事中奇异叙事的艺术手法经验,极大地调动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第四章研究徐志摩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丛话和笔记小说的优秀成果,记录个人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街头巷尾的故事,用艺术化的语言重构故事,使其成为作者观察社会变化的佐证。 在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借助造境的手法,塑造有意味的细节并产生动画的效果,达到叙事与抒情共生的目的;在散文中借助奇异叙事的手法,化普通生活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有趣的艺术世界;在小说中继承丛话和笔记的传统,从日常生活中摘取能引起兴趣的街头巷尾故事,经作者艺术化的叙述,成为具有原始朴素风格的小说。徐志摩虽然在思想上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但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却是中国文化培养出的现代精华。 |
摘要 | |
章徐志摩叙事能力的发展过程 当一个作家以诗人的身入文学领域之后,我们在研究其文学成绩的时候,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作家的诗人身份。这就是研究者受专业所限,在专业叙述的框架内,不得不承担的文化传播的责任。徐志摩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以诗歌。在大家的记忆中也习惯把他列为诗人。其实他活着的时候很多人就认为他的散文要比他的诗歌更优秀。在他去世之后,同属新月派的年轻人,在颂扬他诗歌成绩的同时,也纷纷肯定他散文的成绩。其实探究一个作家的身份到底是诗人还是散文家,并不能影响一个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同样我们去探究徐志摩的诗人身份还是散文家身份,也不能改变徐志摩在文学的地位。他是新月诗派的灵魂人物,在他这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也发掘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更重要的是经过他的实践,新月派的诗歌理论得以发扬光大。理论在成绩的印证下更凸显出理论的正确,在印证闻一多诗歌理论正确的同时也扩大了新月派在文坛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徐志摩是新月派成绩突出的诗人之一。同时也因为他诗歌创作的成就太过突出,使得我们在强调他散文成就的时候,要首先肯定他的诗歌成就,然后才能强调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或者说是一个写出了许多优秀散文的诗人。 之所以要分辨徐志摩是一个诗人或者散文作家,因为创作诗歌和散文需要的才华是不同的。虽然诗歌也分哲理诗和叙事诗,需要作家分别具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和叙事抒情的能力。但是因为中国诗歌更倾向于抒情,徐志摩的创作带有年轻诗人激情洋溢的特征,所以我们在强调徐志摩散文作家身份的时候,其实是再次强调我们要区分徐志摩创作中抒情和叙事的能力,哪个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一般地讲,我们更认可徐志摩是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这不仅有徐志摩的诗歌为证,还有他精彩的人生故事作为旁证。所以在面对争辩徐志摩作家身份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不需要争辩的问题,即使在徐志摩的诗歌中我们发现了叙事成为他诗歌成败的关键的时候,很多人也以诗歌创作属于文学创作的一种、叙事抒情是文学写作的基本能力来予以否定。 正如我们早已认识到的,分辨一个作家是诗人还是散文家不会改变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也不会产生改变作家文学史地位的重要影响;但是分辨一个作家创作中重要的才华是叙事还是抒情,对认识一个作家的创作特点还是有大的帮助,或者说对认识一个作家才华的特征是有帮助的。当我们抛开世俗故事的影响、文学史的刻板认识,重新阅读徐志摩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徐志摩创作中的特点,是他诗歌创作中的激情洋溢和空灵的文学特点,在我们又一次重复文学史刻板叙述的同时,又发现吸引我们一次又一次阅读徐志摩作品的重要动力,不是他激情洋溢和空灵的诗句,不是他人生中飞扬的那一面,而是他从小一直在无意中培养、在他虽然短暂但一直在努力的一生中逐步养成的叙事能力。他的人生和诗歌中沉稳的一面,他的作品浓郁的底色即叙事的基础,才是真正吸引我们重读徐志摩的作品、认可他的作品和文学才华、支持他的文学史地位的重要原因。正是他的激情洋溢和空灵的文学才华有了一个坚实的叙事基础,我们才能接受他的激情洋溢,能欣赏或者说能喜欢他空灵的文学世界和天真的行为。 |
作者简介 | |
高志强,男,1978年6月出生。现任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化传播。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要涉及大众文化传播与青春文学。参编教材两部,文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