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理论与实践 |
作者: | 翁,许林,宋述元主编 |
定价: | 32.8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0-03-01 |
ISBN: | 9787557672539 |
印次: | |
版次: | |
装帧: | |
开本: |
内容简介 | |
本书在介绍我国稻田种养发展概况、阐明稻田生态种养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稻田种养模式及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讲解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稻田生态养殖黄鳝、稻田生态养殖河蟹、稻田生态养殖蛙鳖、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稻-鱼生态种养、稻-螺生态种养、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等模式应用及技术要点。 |
目录 | |
章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理论基础 节稻田种养系统的环境改善 第二节稻田种养系统的结构优化 第三节稻田种养的模式及类型 第四节稻田种养的水稻栽培 第二章稻田生态养殖泥鳅 节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优点 第二节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模式 第三节稻田的选择 第四节做好田间工程 第五节做好防逃措施 第六节肥料的施用 第七节苗种的投放 第八节科学投饵 第九节田水的管理 第十节科学防病 第十一节其他的日常管理 第十二节捕鳅上市 第三章稻田生态养殖黄鳝 节稻田的选择 第二节做好田间工程 第三节做好防逃措施 第四节肥料的施用 第五节苗种的投放 第六节田水的管理 第七节科学投饵 第八节科学防病 第九节捕鳝上市 第四章稻田生态养殖河蟹 节河蟹的饵料来源 第二节稻田培育扣蟹· 第三节成蟹的稻田养殖 第四节河蟹的病害 第五章稻田生态养殖蛙鳖 节鳖的稻田养殖 第二节蛙的稻田养殖 第六章稻一鸭生态种养模式 节稻一鸭生态种养模式的意义 第二节技术要点 第七章稻一鱼生态种养 节稻鱼模式特点 第二节稻鱼技术要点 第三节稻鱼模式的应用 第八章稻一螺生态种养 节稻螺种养模式特点 第二节稻螺种养技术模式要点 第三节稻螺种养模式的应用 第九章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 节概述 第二节小龙虾繁殖技术 第三节虾稻连作技术 第四节虾稻共作技术 第五节虾鳖鱼稻综合种养技术 第六节虾蟹鱼稻综合种养技术 第七节虾鳖鳝稻综合种养技术 第八节虾鳅稻综合种养技术 第九节稻田虾鳝共作技术 第十节龙虾病害的 第十一节小龙虾的捕捞与运输 主要参考文献 |
前言 | |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技术是将种稻和养鱼(虾、鳖等水产)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水稻和鱼共生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虾、鳖)双丰收,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效果。有利于粮食、食品和生态。 本书强调稻田种养生态循环特性,规范稻田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及技术。介绍我国稻田主要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以稻田种养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编者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不吝指正。 编者 |
摘要 | |
章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理论基础 稻田种养是以水田稻作为基础,在水田中放养鱼、虾、蟹、鸭等水产动物,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通过水稻与水产动物互惠互利而形成的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世界上各国都有稻田养殖产业,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十分盛行,又以中国历史为。稻田种养复合系统与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节稻田种养系统的环境改善 稻田生态系统,引入养殖动物后,水稻与之互惠互利,一方面,水稻和稻田植物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庇护和食物;另一方面,养殖动物的活动改造了环境,使环境因素有利于水稻生长,这就是“稻田养鱼,鱼养稻田,稻鱼共生理论”的直观解释。 一、水位和水温 稻田水位较浅,一般水深3~7cm,深者也不过15cm,因而水温变化一般要比鱼池塘大。水温受气温、光照和风的影响较大,稻田水浅时,其日温差也大。在夏季,白天有时水温可高达41℃,以下午3时为,凌晨3~6时为。昼夜温差可达4.5~14.6℃,其中8月份的昼夜温度变化尤为显著。在水稻生长茂密的稻田中,适当保持深水层,保证水温受气温的影响不大。稻田养殖水位的升降变化是根据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的需要而人为调控的,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调控水位;另一方面,稻田养殖常配套相应的田间工程如沟坑、水凼、养殖沟等,可保证高温季节浅水不影响养殖动物的活动。 我国种稻时节一般是5~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月份,此时是全年中气候比较温和的时期(除个别地区外)均温度为15℃左右,是农业生产的黄金季节。稻田水温由于水稻的遮阳作用,要显著地低于气温,即使在夏季炎热的季节,稻田气温高达35°C以上时,稻田的水温仍低于35°℃,因此为稻田养殖创造了适合的水温。 二、水质和溶解氧 充足的溶氧量。水稻是天然的生产者,利用光能制造氧气,稻田还有大量植物及藻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同时稻田水浅,水面上氧气充足,一经风吹稻动,氧气就溶入水中,从而提升了稻田水中的溶氧量,据检测稻田中水里的溶氧量为2.25~10mg/L。稻田还经行换水,水体交换大,也保证了水中,是夜间水中的溶氧量。稻田植物生长利用田面水体氮、磷效率高,只要保持正常放养量和合理施肥、投饲,就不会出现富营养缺氧现象。 合适的pH值。当水中的pH值达到4~6时鱼类就生长不好,pH值为4~5.5时水质过酸,鱼类不仅长不好且易患病,发生死亡。同样当水中pH值为9~10.5时则为过碱,鱼类也育不良,甚至死亡。水稻对稻田水的pH值要求是微碱性(pH值7~8.5),这与鱼类生长的适pH值一致。 有益的微环境。稻田水中含有大量的光合细菌,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行光合作用,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净化水质、疾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稻田比较容易利用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康水鱼类疾病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