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卫星互联网助力新基建的硬科技卫星通信系统书籍》[2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卫星互联网助力新基建的硬科技卫星通信系统书籍

  • 出版社: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 热度:1158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卫星互联网 主要介绍了卫星互联网的概念、卫星互联网的价值、国内外卫星互联网的主要计划、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卫星互联网与未来空间基础设施的融合、卫星互联网的展望7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论述,本书尽可能完整地展示卫星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总体面貌。 本书的主要读者为对信息技术有较大兴趣的各行业读者,尤其适合关注航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网络发展和应用的学生、跨行业研究人员、政府 工作人员、投资界人士、科技和产业媒体从业人员阅读参考。此外,本书也可作为大学本科有关课程的教学辅助读物。




刘豪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曾获航天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进个人等奖项数十项。编写出版《世界航天器大全》《火星探秘》《太空探险三部曲》《太空漫游进行曲》《电从天上来》《如影随形的太空灯塔》《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实用空间系统项目管理》等专著、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余燕燕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其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ted Chemie、ACS Catalysi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曾任职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航空航天领域高水平期刊论文编写、科技成果材料汇编等工作,编写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含SCI论文10篇(一区论文4篇)、EI论文10篇;汇编科技期刊专刊2部。目前在商业航天领域从事前瞻研究工作,重点关注航天动态、航天工程理论及应用。 张曼倩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国际太空》期刊编辑部主任,从事航天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航天科普等工作,参与策划编写《太空漫游进行曲》等多部航天科普图书,发表论文30余篇。 俞盈帆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生产力促进中心编辑,参与编写《世界航天器大全》《太空探险三部曲》《太空漫游进行曲》《电从天上来》《如影随形的太空灯塔》等。 杨璐茜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国际太空》期刊编辑,长期从事航天领域科普工作,参与编写《太空漫游进行曲》等,发表文章20余篇。




一章 卫星互联网的概念 
1.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2.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 
3.卫星通信与互联网 
4.卫星互联网——互联网的“*后一公里” 
5.地面5G移动通信网与卫星互联网 

*二章 卫星互联网的价值 
1.未来社会,无处不信息 
2.未来的互联网与卫星通信 
3.有卫星互联网,才是真的互联网 
4.万物互联视角下的卫星互联网 
5.5G视角下的卫星互联网 

三章 国内外卫星互联网的主要计划 
1.卫讯系统 
2.”一网“星座 
3. “星链”系统 
4.电信星系统 
5.“柯伊柏”星座 
6.波音星座 
7.中国企业提出的卫星互联网计划 

章 卫星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1.大规模星座的运管控制技术 
2.Q./V频段技术 
3.高通量卫星技术 
4.星间链路技术 
5.主动电扫描相控阵技术 
6.卫星大批量生产技术 
7.有机融合陆地移动通信和高中低轨道卫星通信 

五章 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1.个人互联网接入 
2.航空平台接入 
3.航海平台接入 
4.能源平台接入 
5.远程医疗 
6.应急救灾 
7.军事应用 
8.渔业、极地科学考察 
9.卫星在线教育 
10.其他应用 

六章 卫星互联网与未来空间基础设施的融合 
1.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融合 
2.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融合 
3.与卫星气象系统的融合 
4.与载人航天的融合 
5.与空间科学和星际探测的融合 
6.其他 

七章 卫星互联网的展望 
1.卫星互联网的角色演变 
2 卫星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3.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前景 
4.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