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一书自2009年出版后,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仔细认真的内容编写和精细的编辑出版过程,得到全国广大院校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和使用,前3版累计发行有二十多万册。本书从内容与方法、教与学、做与练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主要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作任务引导教与学
全书采用项目化方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由任务入手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通过技能训练引出相关概念、硬件设计与编程技巧,体现做中学、学中练的教学思路,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为方便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每个任务都添加了“举一反三”环节,让学生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提升,充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
2.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采用C语言编程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采用汇编语言进行控制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的优点是比较灵活,但程序不易理解,尤其对于高职学生,很难掌握其编程方法,更难进行灵活的应用。尤为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单片机应用产品的开发基本上不采用汇编语言程序。因此,采用C语言是单片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C语言程序易于阅读、理解,程序风格更加人性化,且方便移植,目前已经成为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的主流语言。本书以单片机应用为主线,把相关的C语言知识融合在工作任务中,以够用为度,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逐渐掌握编程方法,易教易学,避免了把C语言单独完整讲解,致使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影响学习效果。
3.任务设计具有针对性、扩展性和系统性,贴近职业岗位需求
针对每个单元具体能力要素的培养目标,精心选择训练任务,避免过大过繁,体现精训精练。同时,注重能力训练的延展性,每个任务既相对独立,又与前后任务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扩展性,即后一个任务是在前一个任务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而实现的,使训练内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体现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4.编写形式直观生动,增强可操作性和可读性
在叙述方式上,引入了大量与实践相关的图、表,并给出了器件清单、电路板实现等细节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原理性内容叙述简约,并适时穿插各种小知识、小问答、小技能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可读性强。本书各项目正文前配有“教学导航”,为本项目的教与学过程提供指导;正文中的“知识分布网络”,便于学习者掌握本节内容的重点;项目结尾有“知识梳理与总结”,以便于学习者高效率地学习、提炼与归纳。
为了使本书内容紧跟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更多地反映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行业性、实用性、科学性和方便性,本书修订前编者充分和认真听取广大师生以及职教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保留原教材主体内容与特色,对其内容进行了优化、补充和调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修订工作:
(1)增加优质微视频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微视频教学注重趣味性设计,采用生活化和场景化教学,增强故事性、游戏性,采用比喻激趣法,让学生喜欢学、容易学和快乐学。
(2)紧跟企业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在项目8单片机应用系统综合设计中,增加单片机与蓝牙模块、WIFI模块的接口设计,实现了家居照明蓝牙控制系统设计和WIFI遥控小车设计。
(3)增加任务的仿真设计。在Proteus 8.6平台上,实现了本书绝大部分任务的功能仿真,并提供了仿真电路和仿真程序,供读者下载使用。
本书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自动化类、机电类、机械制造类等专业的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和培训班的教材,以及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王静霞任主编,杨宏丽和刘俐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王静霞对本书的编写思路与大纲进行总体策划,指导全书的编写,对全书统稿,并编写项目1和项目2,项目4的任务4-1、4-4、4-5及第4.5节和第4.6节,项目5的任务5-1以及附录B;杨宏丽协助完成统稿工作,并编写项目5其余内容;刘俐协助完成统稿工作,并编写项目3和项目4其余内容;毛丰江编写项目6;唐建东编写项目7;陈海松编写项目8的任务8-1、8-2和8-3,梁召峰编写任务8-4和8-5及附录A。刘丽莎、何惠琴和柴继红老师以及教学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多位同行老师的著作及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C语言源程序文件等,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后进行下载;直接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可阅看或下载更多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有问题时请在网站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hxedu@phei. com.cn)。
本书因时间和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