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基本信息
书名:增强现实(AR)技术指南基础.发展.实践
定价:68元
作者:(日)?i田武志 ,清川清,大隈隆史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21334221
字数:4352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以及实际应用。1先,介绍了增强现实的相关概念与技术特点,回顾了技术发展历史。其次,介绍了增强现实基础性的软硬件技术,括基于标识的位置配准和基于自然特征的位置配准方法以及头盔显示器、空间型增强现实环境的原理和交互技术。然后,介绍了增强现实的研究前沿进展和成果,括场景建模、光照一致性、自由视点影像、多通道多感交互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以及增强现实在机器人、人物定位、协同工作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实践方面,重点介绍了增强现实标准制订工作进展、增强现实平台开发项目以及增强现实在医疗、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本书的主要读者设定为正在和准备从事增强现实相关工作的人士。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机械、医疗、建筑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与增强现实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参考书目。本书的内容结构并不要求从头至尾依序阅读,因此,读者可以根据对于增强现实的理解程度或 要性,择取相应章节阅读学习。
文摘
[Abstract1]
作者介绍
1996年筑波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结业。现任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服务工学研究中心研究组长(兼筑波大学大学院联合大学院教授)。2003-2005年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华盛顿大学)。ISO IEC/JCT1/SC24WY、SC24/WG9(增强现实的概念与参考模型)日本小WY会主持人。TrakMark WGWY。PDR对标标准化筹备WY会WY长。工学博士。
刘继红, 工学博士,北京航空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及: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飞机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工程应用。发表学术刊物论文50余篇,其中刊物8篇,SCI收录3篇。译著1篇,合著1篇。曾经负责和参与guo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guo家863计划项目等项目5项,其它项目4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章 基础篇(一)(1)
1.基于标识的位置配准(2)
1-1 增强现实的标识(2)
1-2 矩形标识(3)
1-3 其他类型的标识(7)
1-4 点标识()
1-5 利用微透镜片的标识(12)
1-6 增强现实标识的z结与展望(16)
参考文献(17)
2.基于自然特征的位置配准(19)
2-1 概述(19)
2-2 利用特征点的识别(20)
2-3 利用特征点的跟踪(23)
2-4 增强现实的实现原理(25)
2-5 评价数据集(27)
2-6 利用深度信息的位置配准方法(28)
参考文献(29)
D2章 基础篇(二)(32)
1.头盔显示器(33)
1-1 增强现实与头盔显示器(33)
1-2 头盔显示器的分类(33)
1-3 头盔显示器的设计(35)
1-4 广角视野影像的呈现(39)
1-5 时滞应对(41)
1-6 深度线索的再现(41)
1-7 多通道性(44)
1-8 感知(44)
1-9 今后的展望(44)
参考文献(45)
2.空间型增强现实(Spatial Augmented Reality)(47)
2-1 几何配准(48)
2-2 光学补偿(50)
2-3 光传输(52)
2-4 利用编码孔径的投影与离焦补偿(55)
2-5 基于多投影器的高分辨成像(56)
2-6 高动态范围投影(57)
参考文献(58)
3.交互(Interaction)(62)
3-1 增强现实环境中交互的基本设计(62)
3-2 不同硬件配置的交互方法(63)
3-3 z结(72)
参考文献(72)
D3章 发展篇(一)(78)
1.场景的形状建模(79)
1-1 基于主动式测量的密集点群获取(79)
1-2 基于被动式测量的点群获取(84)
1-3 点群数据处理及其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中的应用(89)
参考文献(94)
2.光照一致性(97)
2-1 光照一致性是什么(97)
2-2 光照一致性的构成要素(98)
2-3 光源环境测算技术(0)
2-4 现实物体形状与反射特性测算技术(1)
2-5 AR/MR的实时渲染技术(2)
2-6 画质的一致性(5)
参考文献(6)
3.视图管理与可视化(8)
3-1 注释的视图管理(9)
3-2 Diminished Reality(隐息现实)(113)
3-3 焦点与深度的感知(114)
3-4 小结(115)
参考文献(115)
4.利用自由视点影像技术的混合现实感(116)
4-1 自由视点影像技术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应用(116)
4-2 应用以静止物体为对象的自由视点影像技术的混合现实感(117)
4-3 应用以运动物体为对象的自由视点影像技术的混合现实感(119)
4-4 小结(125)
参考文献(126)
D4章 发展篇(二)(129)
1.多通道/多感交互增强现实(130)
1-1 多通道增强现实(130)
1-2 多感交互增强现实(137)
参考文献(143)
2.增强现实与机器人的协同(147)
2-1 机器人与传感器(148)
2-2 机器人与人机交互界面(149)
2-3 与机器人协同的增强现实技术的可行性(156)
参考文献(157)
3.室内外无缝定位(158)
3-1 各种测位方法(158)
3-2 混合定位(158)
3-3 行走轨迹测算(PDR)(164)
参考文献(169)
4.基于增强现实的交流(170)
4-1 基于增强现实的协同工作(170)
4-2 使用增强现实的同一地点交流(176)
4-3 利用增强现实的远程异地交流(178)
参考文献(185)
D5章 实践篇(189)
1.绪论(190)
1-1 评价指标的确定(190)
1-2 数据集的准备(193)
1-3 TrakMark:摄像机跟踪方法对标的标准化活动(194)
1-4 小结(202)
参考文献(203)
2.Casper Cartridge(204)
2-1 Casper Cartridge项目概要(205)
2-2 Casper Cartridge构成(206)
2-3 Casper Cartridge开发准备(硬件)(208)
2-4 Casper Cartridge开发准备(软件与数据)(209)
2-5 Casper Cartridge的选择(2)
2-6 Ubuntu Linux用USB记忆棒的制作步骤(213)
2-7 Casper Cartridge的制作步骤(216)
2-8 应用Casper Cartridge的注意事项(217)
2-9 增强现实程序事例(219)
2- 增强现实使用的库(OpenCV、OpenNI、PCL)(224)
2-11 摄像机跟踪性能指标的计算(227)
参考文献(228)
3.医疗领域的增强现实应用(229)
3-1 诊疗现场应用(229)
3-2 手术导航(232)
3-3 医疗教育应用(235)
3-4 远程医疗交流应用(237)
参考文献(239)
4.产业领域的增强现实应用(241)
4-1 产业领域的增强现实应用事例(241)
4-2 产业增强现实应用系统的性能指标(244)
参考文献(247)
D6章 结束章(248)
1.今后的增强现实(249)
2.增强现实的远景(252)
参考文献(254)
作者介绍(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