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教程第2版》[5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教程第2版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 出版时间:2017-05
  • 热度:1079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38:0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由基础篇、操作篇、产品篇和开发应用篇四部分组成,内容涵盖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SQLServer2008的操作、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及相关应用。各章后均有内容小结及习题,附录中还提供了实验指导,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以实用为原则,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特别是应用型专业)本科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基础篇
第1章数据、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
11概述
12数据及其特性
13数据与数据库
14数据管理
141数据库管理系统
142开发性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库管理员
15数据管理的变迁
16数据处理
161数据处理的环境
162应用开发
163数据处理的应用领域
164数据处理中数据库的用户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1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
22数据库内部结构体系
22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222数据库的二级映射
2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数据管理中的数据模型
3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32数据模型的四个世界
33现实世界
34概念世界与概念模型
341ER模型的基本概念
342ER模型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
343ER模型的图示法
35信息世界与逻辑模型
351概述
352关系模型简介
35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和约束
36计算机世界与物理模型
361数据库的物理存储介质
362磁盘存储器及其操作
363文件系统
364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
41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概述
42关系代数
421关系的表示
422关系操作的表示
423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
43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方法
431规范化方法的起因
432函数依赖
433函数依赖与范式
434模式分解
435范式间的关系
43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非形式化判别法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其标准语言
5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511概述
51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513SQL语言
52数据构作功能
521关系数据库
522基表
523视图
524物理数据库
525存储过程与函数
53数据操纵功能
54数据控制功能
541安全性控制
542完整性控制
543动态控制
544动态控制解决方案之一——事务处理
545动态控制解决方案之二——并发控制
546动态控制解决方案之三——故障恢复
55数据交换功能
551概述
552数据交换的流程
553数据交换的实现
56数据服务
5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扩充功能
58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
581SQL的概貌
582SQL的功能
583SQL的三种标准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关系数据库管理
6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
62数据库生成
621数据库生成的先置条件
622数据库生成的内容与操作流程
63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631数据库运行监督
632数据库维护
64数据库管理工具
65数据库管理员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二篇操作篇
第7章SQL的数据定义与操纵语句
71SQL的数据定义
711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712SQL的数据定义语句
72SQL的数据操纵
721SQL的数据操纵功能
722SQL的数据操纵语句
73SQL中的视图语句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SQL的数据控制语句
81SQL的安全性控制语句
82SQL的完整性控制
821SQL的完整性控制语句
822触发器语句
83SQL的事务语句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SQL的数据交换管理语句
91连接管理语句
92游标管理语句
93诊断管理语句
94Web管理工具
本章小结
习题9
第10章自含式SQL及数据交换之自含式方式
101自含式SQL概述
102SQL/PSM概述
本章小结
习题10
第11章SQL数据交换之调用层接口方式
111调用层接口概述
112数据交换之调用层接口方式特点
113SQL/CLI概述
1131SQL/CLI工作原理
1132SQL/CLI工作流程
本章小结
习题11
第12章SQL数据交换之Web方式
121Web方式概述
1211互联网与Web应用
1212Web管理与数据库数据
122数据交换之Web方式特点
123Web方式基本原理
124Web数据库
本章小结
习题12
第三篇产品篇
第13章SQL Server 2008系统
131SQL Server 2008系统概述
1311SQL Server的发展历程
1312SQL Server 2008的平台
1313SQL Server 2008 功能及实现
1314SQL Server 2008特点
132SQL Server 2008系统安装
133SQL Server 2008系统结构
134SQL Server 2008的数据服务
1341SQL Server 2008数据服务概述
1342SQL Server 2008常用工具之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1343SQL Server 2008常用工具之二——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1344SQL Server 2008中操作的包装
本章小结
习题13
第14章SQL Server 2008 服务器管理
141SQL Server 2008服务器管理概述
142SQL Server 2008 服务器注册与连接操作
143SQL Server 2008服务器中服务启动、停止、暂停与重新启动操作
144SQL Server 2008服务器启动模式操作
145SQL Server 2008服务器属性配置操作
146SQL Server 2008 服务器网络配置及客户端远程服务器配置操作
本章小结
习题14
第15章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
151创建数据库
152删除数据库
153使用数据库

精彩书摘

  《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教程 第2版》:
  大数据中蕴藏着财富,即可通过它挖掘出多种规则与新的知识,这是一种信息财富。当今社会中的财富即由物质财富与信息财富组成。如2013年Google通过它的大数据发现了全球的流行病及其流行区域,而世卫组织在接到通报的5天后,通过人员调查才获得此消息。这种通过大数据挖掘出规则与知识的过程称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目的,它通过大数据处理实现,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大数据处理
  大数据处理有如下特点:
  1)分布式数据:大数据来源于互联网数据节点,呈现出多节点、分布式存储的特色。
  2)并行计算:大数据量值的巨量性使得任何串行计算已不可能。因此,大数据处理中必须使用并行计算。并行计算包括数据处理的并行性、程序计算并行性以及大数据分析并行性。
  3)多样性数据处理:大数据中包含有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及无结构化数据,数据呈多样性,为此必须有多种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
  (2)大数据处理模式
  为处理具有上述三个特色的大数据,必须有一个抽象框架,称计算模式。典型的计算模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MapReduce。
  ……

前言/序言

  第2版前言本教材第1版自出版以来已有十年时间了,在这些年中数据库学科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环境下,第2版需进行重大调整。

  调整原则本版的调整原则是:保持原版本的基本面貌与特色不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与补充,使教材内容更适应学科发展、特色更明显、学科体系性更强。

  本版中“保持原版本的基本面貌与特色不变”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定位不变:面向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专业本科“数据库”课程且学时数为72学时左右。

  2)结构体系及内容框架基本不变。

  3)特色不变:应用特色不变,并有所增强。

  在保持三个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五个方面的调整:

  1)增添一篇:第三篇(产品篇),集中介绍SQLServer2008的内容与操作。

  2)增添一章:第6章(关系数据库管理),介绍数据库生成及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等有关内容。

  3)增加开发应用篇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4)删除部分不必要的、落后的及已淘汰的内容。

  5)对难于理解的并发控制、数据交换等内容进行了重写,使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此外,还对部分内容及错误词句进行了必要的订正。

  调整内容经过修订后,第2版共由四篇22章组成,它们是:

  第一篇:基础篇,共6章(第1~6章)本篇保留原6章框架,但在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第1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

  第2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但进行了一定的删减。

  第3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但删除了面向对象及对象关系两种模型。

  第4章:原有内容不变。

  第5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但对事务、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及数据交换等进行了重写。

  第6章:将原有的内容并入新设置的第三篇中,而重新设置此章内容,并命名为“关系数据库管理”。

  第二篇:操作篇,共6章(第7~12章)本篇基本保留原有内容,但将原有SQLServer操作内容并入新设置的第三篇中。由于原第10章均为SQLServer操作内容,因此该章整章删除,由此本篇由7章减少为6章。

  第7~9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但删除了SQLServer操作内容并简化了部分内容。

  第10~12章:它们即是原有第11~13章内容,但删除了原有SQLServer操作内容并简化了部分内容。

  第三篇:产品篇,共6章(第13~18章)此篇主要介绍以SQLServer2008为代表的数据库产品,这是此版新增内容,目的是对SQLServer2008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更方便使用。内容包括SQLServer2008的系统介绍、服务器管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对象管理、数据交换以及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等。

  第四篇:开发应用篇,共4章(第19~22章)此篇即原第三篇(第14~17章),基本保留原有内容并有所增强。

  第19章:对原有第14章内容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及补充。

  第20章:基本保留原有第15章内容,但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第21章:改名为“数据库编程”,对原有第16章内容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及扩充,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编写数据库程序的能力。

  第22章:基本保留原有第17章内容,但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最后,本书还对原有10个实验指导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现为8个实验指导。

  教材中带有星号(*)的章节可视情况少讲或不讲。

  读者对象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特别是应用类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材料。

  鸣谢本书由徐洁磐、操凤萍编写,其中第一篇、第二篇及第四篇共16章由徐洁磐编写,第三篇共6章由操凤萍编写,最后由徐洁磐统稿。

  值本书付梓之际,首先,向东南大学孙志挥教授表示感谢,他在审稿中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此外,本书还得到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望读者不吝赐教,可发电子邮件至xujiepan@nju.edu.cn。

  编者2017年4月第1版前言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本科系科中开设“数据库”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其中涉及以下三种类型的专业:

  1)以研究为主的“计算机相关专业”。

  2)以应用为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及“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

  3)需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

  这三种专业的“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教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数据库教材多面向第一类与第三类专业,面向第二类专业的教材则较为少见,而由于实际应用需要,此类学生数量又占三类专业学生数量之首,因此编写面向此类专业的数据库教材成为当务之急。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材。本书的编写目标是:以应用为核心,以基础与操作为支撑,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学完本书后既具有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进行数据库操作,而且能从事数据库领域的实际工作。

  下面介绍本书编写的具体内容:

  1数据库应用本书是计算机应用型教材,因此力求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从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2)初步的数据库设计能力。

  3)初步从事数据库管理的能力。

  2数据库基础知识1)能掌握数据库系统与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性原理与基础理论知识。

  2)在数据库基础知识的介绍中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淘汰传统教材中落后、过时的内容(如关系演算、查询优化、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嵌入式SQL以及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增加先进与实用的内容(如数据交换、面向对象模型与对象-关系模型以及XML数据库与Web数据库)。

  3)在介绍系统一般性原理的同时,以一个具体的系统(SQLServer2000)为蓝本进行介绍与分析。

  3数据库操作1)以介绍SQL语言作为数据库操作的主要内容。

  2)SQL语言的介绍以ISOSQL为标准,以SQL’92为主要内容并兼顾SQL’99及SQL’03,特别要介绍数据交换中的SQL内容,包括人机交互、自含式、调用层接口、Web数据库与XML数据库等SQL扩充结构的内容。

  3)同时介绍SQLServer2000中的SQL语句,注重标准化与实用性相结合。

  本书由基础篇、操作篇与开发应用篇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篇基础篇由第1~6章组成,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与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性原理与基础理论,其中第1~3章介绍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性原理与基本理论,第4~6章介绍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原理,并以SQLServer2000为例说明相关概念与原理。

  (2)操作篇操作篇由第7~12章组成,主要介绍ISOSQL以及SQLServer2000中的SQL语句及使用方法,内容涉及SQL核心部分及扩展部分等8部分。其中,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交换以及数据控制属核心部分,而人机交互方式、自含式方式、调用层接口方式及Web方式属扩展部分。

  (3)开发应用篇开发应用篇由第13~16章组成,主要介绍前面所述的应用的三个方面以及应用的三个领域,即传统事务处理领域、非传统事务处理领域和分析领域。

  本书是一本特色明显的教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定位准确本书面向应用类专业学生的需求,书中既有数据库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等理论性内容,也有实用性内容,学生学完本书后能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进行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为学习后续课程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结构合理本书以实用性为目标,将整个数据库技术内容组织成三大部分,改变了以往复杂、繁琐的结构体系,更适合目标读者的需求。

  内容先进本书重点介绍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抛弃了一些过时陈旧的内容,因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实用性以及理论与实际结合本书注重实用,教材内容与数据库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而且,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基础理论能指导实际应用,同时实际应用又能支撑理论,对能力的培养也大有助益。

  适合教学本书针对教学需要合理安排结构体系,同时配有大量实验与应用性习题并为授课教师提供丰富成熟的教学课件,因此特别适合于教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材料以及培训教材。

  值本书付梓之际,首先向山东大学董维润教授表示感谢,他为审阅本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感谢南京大学张德富与费翔林教授对本书的支持。此外,本书也得到了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编者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