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人类思维的诞生和进化都会被认知坎陷引导和决
定。本书呈现的是一套基于Token/意识片段理念发展
而来的“认知坎陷经济”体系/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
链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1、强调并行算力和串
行算力的重要性,且避免对消耗能源的增长需求2、
Token与所有者深度绑定,51%算力攻击难以获利,极
具安全性3、子链能建立共识和社区管理,存证性能可
无限扩展该系统对于区块链系统而言是一项工程方案
,对于未来的超强智能(HyperIntelligence)而言
是一份行动纲领。机器全面取代人的体力之后,正在
快速逐项取代人的脑力,扑朔迷离的前路正在当下。
本书是我们认知升级的 ,让我们一起见证商
业新文明的开端。本书可作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
从事科研、技术开发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也可
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
第1章 区块链的起源
1.1 数字时间戳
1.2 区块链的落地
1.3 面向未来
第2章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
2.1 分布式账本技术
2.2 区块
2.3 区块链的分类
2.3.1 公有链
2.3.2 私有链
2.3.3 联盟链
2.4 记账方式
2.5 激励机制
2.6 共识机制
2.7 哈希与梅克尔树
2.7.1 哈希
2.7.2 安全哈希算法
2.7.3 梅克尔树
2.8 常见威胁
2.9 不可能三角
第3章 区块链
3.1 比特币区块链
3.2 UTXO
3.3 PoW
3.4 ElF
第4章 区块链2
4.1 以太坊
4.1.1 ERC 20和ERC 721
4.1.2 燃料费
4.1.3 DAPP
4.2 智能合约
4.3 账本
4.3.1 Fabric架构
4.3.2 Kafka共识
4.3.3 Fabric的实现
4.3.4 Fabric的局限性
4.4 PoS
4.5 Sharding与Plasma
第5章 区块链3
5.1 DPoS及其他共识机制
5.1.1 石墨烯
5.1.2 拜占庭容错算法
5.1.3 PBFT算法的弹性 优
5.1.4 EOSIO
5.2 eveliToken
5.3 IOTA
5.4 AIgorand
5.5 Conflux
5.6 跨链技术
5.6.1 公证人机制
5.6.2 哈希锁定
5.6.3 侧链/中继
5.6.4 分布式私钥控制
5.7 隐私保护
5.7.1 零知识证明
5.7.2 N态加密
第6章 人类智能
6.1 智能的起源与进化
6.1.1 智能的起源
6.1.2 智能的进化
6.2 自我肯定需求
6.3 炼化出的理念世界
6.4 性善的来源与未来
6.4.1 轮回染习
6.4.2 至善统摄
6.4.3 未来统摄现在
第7章 认知坎陷与通证经济
7.1 意识与认知坎陷
7.1.1 从“中文屋”到“认知坎陷
7.1.2 具象化的认知坎陷
7.1.3 意识的凝聚与契合
7.2 共识价值论
7.2.1 经济学中价值论的局限
7.2.2 生而得之的财富
7.2.3 认知差异与共识价值
7.3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
7.3.1 存证与通证
7.3.2 从眼球经济到通证经济
7..31.3通证作为共识的载体
第8章 区块链技术改造的案例
8.1 柠檬市场的治理
8.1.1 认知不对称是柠檬市场的根本原因
8.1.2 对价格的共识
8.1.3 双重利率定价法
8.1.4 实施效果分析
8.2 企业组织问的链改
8.2.1 B2B协作特点
8.2.2 B2B分层协作设计
8.2.3 实施效果分析
第9章 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设计方案
9.1 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
9.1.1 AI的进展超过预期
9.1.2 未来智能系统的设计思路
9.1.3 意识先验模型改进的工程方案
9.2 历时性设计
9.2.1 通用结构设计维护通证的历时性
9.2.2 ID环算法维护主体的历时性
9.3 安全性设计
9.3.1 局部回滚抵御51%攻击
9.3.2 节能的Pow助力人机安全协作
9.3.3 加密算法保护协作隐私性
9.3.4 私钥丢失的应对方案
9.4 治理机制
9.4.1 基于通证的记账方式支持并行交互
9.4.2 一种去中心化电子支票的管理方法
9.4.3 灵活的权限管理支持监管友好
9.4.4 数据上链的规范
9.5 激励机制
9.5.1 维护系统生态一去中心化即挖矿
9.5.2 鼓励诚信行为——回溯历史的奖励机制
0章 平衡未来
10.1 货币发行是透支未来的手段
10.2 未来的世界货币
10.2.1 L.bra的意义与问题
10.2.2 token_based记账模型 优
10.2.3 加密货币在 对抗中的角色
10.3 认知坎陷对AI与意识问题的贯通
10.3.1 AI理论的会通
10.3.2 意识问题的四个层次
10.4 为机器立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