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科协网络平台传播效果评价概述
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的监测与评价,是双向了解政策落实、民意反馈状况的有力抓手。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快速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媒介传播和各机构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主阵地。用户以对网络平台内容的点赞、转发、评论等行为,与媒体机构、宣传部门完成信息交互,媒体机构和各宣传部门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效果评价,了解用户偏好,把握舆论发展规律和舆论引导方向,进而更好地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中国科协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研究制定科学全面可考核可评价的宣传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科协系统宣传评价榜单”。2019年11月,中国科协网络平台宣传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对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的网络宣传平台开展评价。
本章阐释中国科协网络平台传播效果评价研究的工作背景与实践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奠定评价工作基础。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网络平台是中国科协开展科技界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开展中国科协网络平台传播效果评价,对巩固和拓展科技界宣传思想阵地,壮大科技界主流思想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把握主基调,坚持贯彻党中央宣传工作方针政策
中国科协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科技界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手段。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颁布《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鲜明地提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根本任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新时代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建强干部人才队伍。202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用心用力做好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工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要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二)巩固主阵地,履行新时代中国科协使命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履行新时代中国科协使命任务,网络平台是中国科协开展科技界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中国科协2020年度宣传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宣传工作管理和资源整合力度,严格落实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探索建立严谨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科协2021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大宣传工作格局,健全上下联动工作体制机制。《中国科协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提出,引导科协系统提高宣传思想价值引领工作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化解处理机制,提高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平台阵地建设,研究制定科协系统网络平台考评办法,设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是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网络平台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科学传播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三)弘扬主旋律,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和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政务信息。中国科协系统网络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形成涵盖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形态的网络平台传播格局,对联系、服务、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中国科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科协系统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打造在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网络宣传平台,形成立体联动、上下呼应的网络媒体矩阵。规范科协系统网络平台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探索建立严谨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将科协系统信息上报、社会宣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加强组织保障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二)巩固主阵地,履行新时代中国科协使命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履行新时代中国科协使命任务,网络平台是中国科协开展科技界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中国科协2020年度宣传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宣传工作管理和资源整合力度,严格落实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探索建立严谨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科协2021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大宣传工作格局,健全上下联动工作体制机制。《中国科协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提出,引导科协系统提高宣传思想价值引领工作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化解处理机制,提高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平台阵地建设,研究制定科协系统网络平台考评办法,设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是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网络平台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科学传播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三)弘扬主旋律,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和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政务信息。中国科协系统网络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形成涵盖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形态的网络平台传播格局,对联系、服务、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中国科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科协系统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打造在科技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网络宣传平台,形成立体联动、上下呼应的网络媒体矩阵。规范科协系统网络平台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探索建立严谨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将科协系统信息上报、社会宣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加强组织保障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二、研究意义
(一)搭建宣传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双向交流平台
中国科协网络宣传平台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争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要求各单位要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及时了解、关注科技工作者思想动态,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协网络平台传播效果评价工作一方面发挥评价指导作用,强化价值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另一方面发挥评价监督作用,引导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科学传播社会责任,加强科协系统网络宣传阵地建设。
(二)服务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网络宣传平台建设
引导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因地制宜建成一批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网络平台,是新形势下中国科协网络宣传平台建设的重要方向。中国科协系统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用好、管好网络平台,提升和强化网络平台传播效果,实现平台联动和协同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科协开展网络平台宣传效果评价,旨在加强平台管理、优化配置、激发活力、形成合力,进一步建强科技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维护党在科技界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