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pdf下载pdf下载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提供书籍《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百度网盘pdf下载
出版社:京东图书自营旗舰店
出版时间:2017-12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紧紧围绕数字家庭产业对计算机专业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制定以数字家庭产业内的中小型IT企业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进行系统设计,依托“学校-基地-企业”协同育人平台,构建适应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和岗位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基地企业的无缝对接。针对产业基地技术发展趋势、用人标准、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服务于地方数字家庭技术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基地的实际需求,以此构建了“平台+方向+岗位”的数字家庭计算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制定了教学标准,提出了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并建设了数字家庭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立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家庭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立项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为数字家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经验。

作者简介

  刘国成,男,1975年生,广东汕头人,工学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企业培训师。现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广州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子方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和管理经验。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研究项目,获得广州市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5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
  
  林锦章,男,副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高级程序员。广东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负责人。
  
  王金兰,女,副教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广东省轨道交通技术协同育人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1 数字家庭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
1.1 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现状
1.1.1 我国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数字家庭产业人才需求情况
1.2 数字家庭人才培养现状
1.2.1 高校与数字家庭相关的专业教学状况
1.2.2 数字家庭人才培训市场状况
1.3 数字家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3.1 人才基数小、队伍不稳定,缺口较大
1.3.2 相对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1.3.3 高校培养与企业用人脱节
1.3.4 高校毕业生缺乏产业技术的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1.4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需求定位
1.5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
1.5.1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内涵
1.5.2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6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
1.6.1 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1.2 职业岗位(群)的情况
1.6.3 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情况
1.6.4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情况
1.6.5 讨论与分析
1.7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与建议
1.7.1 培养思路
1.7.2 培养建议

2 校企合作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2.1.1 高职生源的特点与培养思路
2.1.2 人才培养对策与途径
2.2 校企合作方式探索与实践
2.2.1 校企合作方式内涵
2.2.2 国外校企合作方式
2.2.3 国内校企合作方式
2.2.4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2.2.5 对多形式校企合作方式的分析
2.3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3.1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2.3.2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与设计原则
2.3.3 订单班“93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3.4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3.5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 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3.1 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3.2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3.3 订单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3.3.1 订单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背景
3.3.2 订单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3.3.3 订单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措施
3.4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3.4.1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背景
3.4.2 现代学徒制下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
3.4.3 现代学徒制下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措施一
3.4.4 结论
3.5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3.5.1 实施背景
3.5.2 中高职衔接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3.5.3 中高职衔接下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3.5.4 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与配套建设
3.5.5 结论

4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4.1 教学模式的含义
4.1.1 教学模式内涵
4.1.2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4.1.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4.1.4 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4.2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4.2.1 我国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趋势
4.2.2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改革
4.3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4.3.1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4.3.2 螺旋武项目化教学模式教育理念
4.3.3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教学思考
4.3.4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内涵与优点
4.3.5 螺旋武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
4.4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4.5 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和螺旋式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4.5.1 实施背景
4.5.2 三元众筹模式的内涵
4.5.3 “校、行、企”三方协同的途径与方法
4.5.4 成效与反思

5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5.1 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5.1.1 实践教学内涵
5.1.2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5.2 数字家庭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5.2.1 建设思路
5.2.2 总体设计
5.2.3 主要措施
5.3 基于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专业实训室设计
5.3.1 设计的总体目标
5.3.2 规划设计的原则
5.3.3 设计规划
5.3.4 数字家庭实训室建设的意义
5.4 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5.4.1 依托产业基地构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5.4.2 数字家庭人才培养基地的构建与探索‘
5.4.3 企业工作站建设

6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教学平台构建
6.1 基于云桌面的虚拟化“教学做”-体化平台建设
6.1.1 建设背景
6.1.2 基于云构架的数据中心建设
6.1.3 桌面云虚拟化“教学做”一体化平台设计
6.1.4 教学录播系统设计
6.1.5 平台功能
6.2 基于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系统开发
6.2.1 开发背景
6.2.2 开发原则
6.2.3 系统设计
6.2.4 系统功能
6.2.5 系统特点
6.3 学徒教学与过程管理平台设计
6.3.1 建设背景
6.3.2 架构设计
6.3.3 建设内容
6.3.4 平台特点
6.4 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混合式学习平台构建
6.4.1 建设背景
6.4.2 建设内容
6.4.3 设计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订单班培养方案
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中高职衔接高职学段培养方案

前言/序言

  自2010年开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铁职院)就与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合作,开展计算机专业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被遴选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的典型案例,2015年该项目正式成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该项目在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检查中被评为优秀试点。
  在广铁职院携手产业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产业基地内有几百家中小微高新企业,这些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单个企业的人员需求却有限,难以批量或持续产生需求。单一企业的少量人才需求决定了中小微企业不可能像一些大规模企业那样进行批量的人才订购,学校也难以为这类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个别人才定制培养。调研显示,产业基地内大量的中小企业都为高端技能型人才招聘发愁。
  正是基于产业基地人才需求的现状,2010年产业基地人才教育中心与广铁职院达成合作意向,面向产业基地企业集群实施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在订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和提供的教学资源,都基于企业本身的岗位需要,极少考虑跨企业的行业共性需求。由于缺乏对共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离岗后的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另外,由于单一企业的生产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依托单一企业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行业通用人才职业能力的需要。
  基于上述问题,针对产业基地技术发展趋势、用人标准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根据不同合作方式,采取了订单班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同时依据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基地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对普高招生、3+证书、自主招生、三二分段等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探索。逐步形成了适用于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933分方向”(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双主体三元制”(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台+方向+岗位”课程体系、制定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提出了螺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及建设了数字家庭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项目)等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基地,为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本书得到了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1201533080)的资金资助出版。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1201533080)、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七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学徒制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穗教高教〔2015〕29号文)、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国家科研基地培养的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2012JK201)、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粤教高〔2015〕96号文)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宗旨是立足于高职数字家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地方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数字家庭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进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