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力:互联网历史与数字化未来 pdf下载pdf下载

离心力:互联网历史与数字化未来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提供书籍《离心力:互联网历史与数字化未来》百度网盘pdf下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时间:2018-02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互联网观察者

互联网是一股离心力,它的是用户驱动的、开放的。一场巨大的转折正在发生,新的全球公地正在形成,它将是一套不断变化的政治和媒介系统,也是创新竞争的未来。想要适应这个全球新常态,就要理解它的含义和起源。

与所有优秀的史书一样,本书便是通过认识过去,提出针对未来的互联时代洞见。


内容简介

虽然互联网从诞生至今,不过是五六十年,但我们已然有必要整理其丰富的历史。未来的数字世界不仅取决于我们的设想,也取决于它的发展历程,以及互联网伟大先驱们的理想和信念。 本书作者乔尼?赖安不但以详实的资料、亲历者的叙述,还原了互联网诞生时的历史时空,在"冷战”的氛围和"家酿俱乐部”成员的热情中,与读者一道追溯了互联网发明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还深入地探究互联网所倚赖的思想基石,从人类历史和信息传播的角度广泛地探讨了万维网的革命性,并从互联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的浪潮切入,漫谈至近年来因社交网络而变化的社会面貌,讨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政治、商业的影响。 这本书不仅是一次怀旧的旅程,带我们回忆**次感受到地理界限消失时的惊奇,重温BBS、电子邮件,还有吵杂的拨号声带来的喜悦,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从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历史中,窥探未来世界的曙光与忧患。

作者简介

作者乔尼?赖安(Johnny Ryan)出生于1980年,长于爱尔兰都柏林,分别在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和剑桥大学接受教育,期间曾是莫德林学院的奥莱利基金学者。他现在是UCD创新学院的执行主管,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的成员。此前是《爱尔兰时报》的首席创意官(Chief Innovation Office)。
段铁铮,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哲学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电脑爱好者

精彩书评

“维基解密的传奇故事可能让我们陷入了新的、可怕的星系网络空间。但是,这本书提供了一条捷径,这对极客和业余爱好者都是一件好事。”

——《独立报》


“一本非常不错的书……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曼哈顿计划的数字版,充满了探索的兴奋,盲目的小巷,看不到明显的和*越既定标准的思考……精彩的、自由的引语贯穿了乔尼· 赖安自己以及其他人一次革命中精心策划的革命中。”

——《爱尔兰时报》编辑


“作者利用丰富的历史来预测网络的未来,讲述了互联网的建立、底层协议和管道的背后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BoingBoing 》杂志,科利·多克托罗


“乔尼· 赖安从早期就已经很好地捕捉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向我们展示其深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这种现象*有趣、*解放的方面可能会在不强化其核心价值的情况下消失。”

——《互联网的未来——以及如何阻止互联网的发展》作者,乔纳森·L. 齐特雷恩


目录

前言 大转折 ix

第一阶段 分布式网络,离心式思想
1 核战阴影下诞生的概念 003
2 军事实验 019
3 互联网的本质 033
4 更便宜、更快速、更普及的计算机 053

第二阶段 扩张
5 大众的连接 081
6 因兴趣而非距离形成的社区 095
7 从军用网络到全球互联网 117
8 Web! 139
9 贸易平台和网络泡沫的陷阱 163

第三阶段 新兴的环境
10 Web 2.0与口述传统的回归 187
11 新受众、第四面墙与可塑媒体 207
12 双向的政治 227
13 希望与危机 247

精彩书摘

第一阶段 分布式网络,离心式思想

1 核战阴影下诞生的概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剑拔弩张的十年。美国和苏联都在为核战争做准备。核战一旦爆发,死亡人类将不再以百万计,而是以亿为单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战略顾问建议,美国应该大规模重整军备,以应对共产主义的威胁。他的逻辑很简单:

快速提高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是唯一的途径……克里姆林宫体制的弱点决定了西方世界必须发展一套可行的政治、经济系统,辅以强有力的政治攻势来对抗苏联。相应地,它们都需要在可靠的军事保护下发展。

这份编号为NSC-68的报告还建议,在苏联进攻迫近时,美国应该针对苏联目标展开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总司令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显然强烈支持先发打击。1952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并没有阻止冷战升级。他威胁苏联称,无论来自常规武器还是核武器,一旦遭到攻击,美国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报复”。从1961年开始,为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担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放弃了大规模报复的说法,转而采用“ 灵活应对”战略,并提出不瞄准苏联的城市。尽管如此,科学技术的变化还是令局势持续紧张。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空军升级了核导弹,开始使用固体推进剂,将发射准备时间从八小时缩短到了区区几分钟。新型的“民兵”和“北极星”导弹一触即发。核大战可能在眨眼间打响,这么说毫不夸张。

尽管美国的导弹变得容易发射,但用以协调导弹的指挥控制系统却和从前一样脆弱。在1963年,为肯尼迪总统起草的一份秘密文件强调了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报告详细描述了核交战中的一系列可能场景,在这段大约26小时内,美国总统会遇到多个“决策点”。在其中一个场景下,苏联发起的足以“ 灭国”的先发打击将杀死3000万至1.5亿人,同时摧毁美国三至七成的工业实力。尽管听起来好像美国已经被击垮了,但在这份文件假想的场景下,在接下来的一天内,美国总统仍需在三个关键点向残余的核武部队发布命令。

假设美国总统能躲过第一次攻击,那么他的第一个决策将发生在决战时刻(zero hour,即0H)。0H是第一枚苏联导弹在美国目标上引爆的时间点。此时肯尼迪需要决定他反击苏联的规模。如果他决定遵守“非城市目标法则”,进而打击苏联境内的军事和工业目标,美国的导弹将在命令发出后的大约30分钟击中目标,已经处于战备状态的战略轰炸机将在决战时刻后的第3小时( 即第H+3小时)抵达。剩余的航空母舰将在第H+7至H+17小时之间抵达。

根据接下来的假想场景,美国总统将在决战时刻之后的30分钟之内收到来自莫斯科的停火提议。他将决定是谈判,还是保持攻击,或者升级对抗。在这个假想场景下,美国总统选择了扩大反击,除了已经遭到美国反击的军事和工业目标,苏联的人口中心也被纳入了打击范围。作为回应,在第H+1和第H+18小时之间,幸存的苏联领导层选择向西欧各国首都发起核打击,并寻求停火。与此同时,欧洲的有核国家也向苏联目标发起核打击。在第H+24小时,美国总统决定接受停火,条件是苏联撤出此前24小时内进入西欧的地面部队。美国总统还会告知苏联领导人,任何下潜中的苏联核导弹潜艇都将继续遭到攻击。假想场景结束于第H+24和第H+26小时之间,在此期间,苏联接受了美国的条件,但美国仍保持着准备打击苏联潜艇的状态。

如果总统想完成这些决定中的任何一个,就必须有一套能够抵御核打击的通信系统,以便向核力量下达命令。很可惜,这样的通信系统并不存在。另一份提交给肯尼迪的报告描述了第一波核交火之后美苏两国将可能遭受的破坏。在每个假想的场景最后,双方都会保存“大量的残余战略力量”,可以反击或者再次展开进攻。无论哪一方发动战争,结果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尽管遭到苏联一波又一波的打击,美国还是需要保留可信威胁,以及使用残余核武库的能力。但是,这份报告也告诉美国总统,“有效使用这些残余力量,取决于能够抵抗打击的指挥控制系统……”。若想打赢冷战,指挥控制系统就必须具备极强的快速复原能力。这个问题自核武器时代开始就一直存在。有人在1950年警告杜鲁门,需要“保护并维持”核战争所必需的“通信线路和基地场地”。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谁也想不出任何方法能在“ 核弹临头”的时候确保指挥控制系统通信顺畅。

在电离层引爆核弹,可以让调频无线电通信瘫痪数小时,而有限的打击就可以摧毁AT&T(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高度中心化的全国电话网络。相互毁灭保证(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MAD)这个概念也因此受到了质疑。MAD的一个主要前提,就在于对反击的忌惮能够阻止冷战中的一方率先发起进攻。但如果一方的通信基础设施被先发打击摧毁而无法反击,那么MAD的逻辑也就失效了。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ND)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兰德公司的研究员保罗·巴兰(Paul Baran)曾在休斯公司(Hughes)工作,出于自己在雷达信息处理方面的经验,他越来越担心有发生核战争的可能。在他看来,避免战争的关键,在于改善全美的通信网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出现了固体燃料导弹,带来了“一触即发警戒状态”1。这就意味着决策者在危机关头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巴兰担心“一次误射就可能触发无法阻止的核战争”。他认为,在核弹的间接损害下,指挥控制系统如此脆弱,以至于“每个导弹基地的指挥官都会面对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面对真刀真枪坐以待毙,要么采取行动,就算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战争也在所不惜”。简而言之,军方需要某种方法联络自己的核打击力量,哪怕作为预防敌人进攻的战术手段,这种通信设施必须分布在全国各地才行。兰德公司给出的答案在很多方面都是革命性的——尤其是它建立了互联网的指导原则。


前言/序言

前 言

大转折


和本书的许多读者一样,互联网是工业时代的子女。数字通讯到来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蒸汽机、有线电报和煤炭加快了世界运转的节奏。在工业化的贸易、通讯和战争的推动下,地球越转越快,逐渐产生了一股向心的力量。控制处在工业化世界的中心。地球上最远的角落也感受到了权力中心的影响:在许许多多伟大的国家里,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创造出了巨型城市;海洋强权让地球上的广博地域落入了帝国首都的掌控。工人的培训、枪管口径的精确测量、汽车的大规模生产线,这一切都在一股向心力的作用下得到了有序的控制和标准化。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向心的、等级分明的世界。它的决定性特征,是一个位于中央、伸向四面八方的原点。然而新生的数字时代则完全不同。

人类事务的一次大转折即将来临。政治、商业和文化生活的模式正在改变。中心点的缺失,是孕育中的数字时代的决定性特征。取代中心点的,是许多纠缠在一起而又不断演化的点,它们由网络连接着。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中央的死亡,以及网络系统中商业活动与政治生活的发展。它同时也关乎联网的个体在未来的权力。对于有效政治参与和创造力而言,这些个体是至关重要的新单位。

互联网处于这场变革的中心。这种非比寻常的技术几乎不可能出现,若不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肯定会被视为一种奇思妙想。自始至终,没有任何鸿篇巨著或者宏伟规划指导过它的发展。但它的成功并非随缘偶得,而是来自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程师与早期电脑爱好者的独特精神风气,来自被赋权用户的首创精神,来自联网的社区。这些元素的组合将权力交给了个体,甚至可以挑战国家的权威、争夺地球另一端的市场、提出并创造新形式的媒介、颠覆社会,或者选举总统。

互联网存在的时间已经长到足够我们进行一次历史视角下的研究,这将揭示出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商业、政治和社会的关键特征。与所有优秀的史书一样,本书通过认识过去,提出针对未来的洞见。第一部分(一至四章)考察了催生互联网的抽象概念和社会环境。第二部分(五至九章)追踪了网络连接的技术与文化逐渐成熟的过程,它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把社区从地理的桎梏之下解放了出来。这一部分还讲解了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泡沫膨胀破灭的惨痛教训。最后一部分(十至十三章)指出了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正在如何改变文化、商业和政治。

三个特征贯穿互联网的历史,将定义我们必须适应的数字时代:互联网是一股离心力,它是用户驱动的、开放的。一场巨大的转折正在发生,新的全球公地正在形成,它将是一套不断变化的政治和媒介系统,也是创新竞争的未来。想要适应这个全球新常态,就要理解它的含义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