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名:一线资深程师教你学CAD/CAE/CAM丛书UGNX10.0完全自学宝典
- ISBN:9787111503644
- 定价:89.90
- 出版社:械业出版社
- 作者:连国栋编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期:2015-07-01
- 版次:1
- 包装:装
- 本:16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550
- 字数:721000
内容提要
《UG NX 10.0完全自学宝典》是UGNX10.0软件的完全自学手册,全书结合量典型实际产对UGNX10.0的各个能模块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体包括UGNX10.0软件的、设置、二维图、零件设计、装配、模型的测量与分析、钣设计、面设计、同步建模、程图、GC箱、级渲染、仿真与分析、有限元结构分析、模设计和数控等模块。本书以“快速自学、全面、速成”为特,讲解由浅入深、从入门到精通、清晰简明、图文并茂,全书各章内容和实例彼此关联,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读者完成本书的学后,能迅速提实际设计水,运用UG软件完成复杂产的设计、与结构分析和等作。为一步提本书的,本书附带1张超值多媒体DVD教学光盘,内含414个讲解UG应用技巧和综合案例的全程语音,时长达17小时。光盘中还包含本书所有实例的源文件等。本书可作为程技术人员的UG自学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供专院校械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本书导读
1章 关于UG NX 10.0 1
1.1 概述 1
1.2 UG NX 10.0过程 2
1.2.1 UG NX 10.0的硬件、软件要求 2
1.2.2 过程 4
1.3 启动与出 6
1.4 作界面与定制 6
1.4.1 设置界面主题 6
1.4.2 作界面 8
1.4.3 定界面 10
1.4.4 角设置 13
1.5 鼠标和键盘作 14
1.6 文件作 15
1.6.1 建立作文件目录 15
1.6.2 新建文件 15
1.6.3 打文件 16
1.6.4 保存文件 18
1.6.5 关闭部件 18
1.6.6 导入与导出文件 19
1.6.7 使用中文文件名和文件路径 19
1.7 坐标系介绍 19
2章 图设计 22
2.1 图设计概述 22
2.1.1 入与出图环境 22
2.1.2 UG图介绍 24
2.1.3 定制图条 25
2.1.4 图参数的预设置 25
2.2 图的管理 26
2.3 图的绘制 28
2.3.1 “图”命令介绍 28
2.3.2 直线 29
2.3.3 轮廓线 30
2.3.4 矩形 31
2.3.5 圆 32
2.3.6 圆弧 32
2.3.7 圆角 33
2.3.8 艺术样条线 34
2.4 来自线集的线 35
2.4.1 偏置线 35
2.4.2 镜像图 35
2.4.3 派生直线 36
2.5 处方线 37
2.5.1 相交 37
2.5.2 投影 38
2.6 二维图的编辑 39
2.6.1 纵图 39
2.6.2 图 40
2.6.3 复制/粘贴 41
2.6.4 修剪图 41
2.6.5 延伸图 41
2.6.6 拐角 42
2.6.7 将图对象转换为参考线 42
2.7 图中的几何约束 43
2.7.1 添加几何约束 45
2.7.2 显示/移除约束 47
2.7.3 约束的备选解 48
2.8 图中的尺寸约束 49
2.8.1 添加尺寸约束 49
2.8.2 修改尺寸值 53
2.8.3 尺寸移动 53
2.9 图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一 53
2.10 图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二 55
3章 零件设计 56
3.1 零件设计概述 56
3.2 矢量构造器介绍 56
3.3 布运 57
3.3.1 求和运 58
3.3.2 求差运 58
3.3.3 求交运 59
3.3.4 出错消息 59
3.4 基本体素建模 60
3.4.1 基本体素的创建 60
3.4.2 体素建模应用案例 63
3.5 拉伸 65
3.5.1 概述 65
3.5.2 创建拉伸特征 67
3.6 零件设计一般过程 68
3.6.1 概述 68
3.6.2 创建基础特征 69
3.6.3 创建其他特征 69
3.7 部件导航器 71
3.7.1 概述 71
3.7.2 部件导航器面板 72
3.7.3 部件导航器的作 73
3.8 对象的作 75
3.8.1 模型对象显示设置 76
3.8.2 分类选择对象 77
3.8.3 对象的作 78
3.8.4 对象的隐藏与显示作 79
3.8.5 编辑对象显示 79
3.8.6 对象的视图布局 81
3.9 图层作 81
3.9.1 设置图层 82
3.9.2 图层可视性设置 85
3.9.3 移动与复制对象至图层 85
3.9.4 图层的应用案例 86
3.10 旋转 87
3.10.1 概述 87
3.10.2 创建旋转特征 89
3.11 倒斜角 89
3.12 边倒圆 90
3.13 基准 92
3.13.1 基准面 92
3.13.2 基准轴 96
3.13.3 基准点 97
3.13.4 创建点集 99
3.13.5 基准坐标系 100
3.14 孔特征 105
3.15 螺纹特征 107
3.16 三角形加强筋(肋) 109
3.17 抽壳特征 110
3.18 拔模特征 112
3.19 扫掠特征 114
3.20 特征的编辑与作 115
3.20.1 编辑定义截面 115
3.20.2 编辑参数 116
3.20.3 编辑位置 117
3.20.4 特征移动 117
3.20.5 特征重排序 118
3.20.6 特征的抑制与取消抑制 119
3.21 关联复制 119
3.21.1 抽取几何特征 120
3.21.2 复合线 121
3.21.3 镜像特征 122
3.21.4 镜像体 123
3.21.5 阵列特征 123
3.21.6 阵列几何特征 125
3.22 变换作 126
3.22.1 比例变换 126
3.22.2 直线镜像 129
3.22.3 矩形阵列 130
3.22.4 圆形阵列 131
3.23 缩放体 132
3.24 模型的测量与分析 133
3.24.1 测量距离 133
3.24.2 测量角度 135
3.24.3 测量线长度 136
3.24.4 测量面积及周长 137
3.24.5 模型的质量属性分析 137
3.25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一 138
3.26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二 142
3.27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三 142
3.28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四 143
3.29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五 143
3.30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六 143
3.31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七 144
3.32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八 144
3.33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九 145
4章 装配设计 146
4.1 装配设计基础 146
4.1.1 装配下拉菜单及条介绍 147
4.1.2 关于装配导航器 150
4.1.3 装配约束 151
4.2 装配设计一般过程 155
4.2.1 装配一个部件 155
4.2.2 装配其他部件 157
4.3 组件阵列 159
4.3.1 参考阵列 159
4.3.2 线性阵列 160
4.3.3 圆形阵列 161
4.4 引用集技术 162
4.5 编辑装配体中的部件 162
4.6 装配干涉检查 163
4.7 图 164
4.7.1 图条介绍 164
4.7.2 图的创建与 165
4.7.3 编辑图 166
4.8 简化装配 169
4.8.1 简化装配概述 169
4.8.2 简化装配作 169
4.9 装配设计综合应用案例 171
5章 面设计 180
5.1 面设计概述 180
5.1.1 面设计基础 180
5.1.2 显示面网格 180
5.2 线线框设计 181
5.2.1 基本空间线 181
5.2.2 级空间线 185
5.2.3 派生线 191
5.3 简单面设计 202
5.3.1 拉伸和旋转面 202
5.3.2 有界面 204
5.3.3 偏置面 204
5.3.4 抽取面 206
5.4 级面设计 208
5.4.1 直纹面 208
5.4.2 线组面 209
5.4.3 线网格面 211
5.4.4 扫掠面 212
5.4.5 沿引导线扫掠 216
5.4.6 桥接面 217
5.5 面倒圆角 217
5.5.1 边倒圆 217
5.5.2 面倒圆 219
5.6 面的编辑 223
5.6.1 修剪面 223
5.6.2 延伸面 227
5.7 面的缝合 230
5.8 面分析 230
5.8.1 线率分析 230
5.8.2 面分析 232
5.9 面的实体化 234
5.10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一汽车后视镜的设计 236
5.11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二肥皂盒 244
5.12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三垃圾箱上盖 244
5.13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四水嘴手柄 245
5.14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五饮料瓶 245
5.15 面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六充器上壳 246
6章 钣设计 247
6.1 钣设计基础 247
6.2 钣特征(基础) 251
6.2.1 突出块 251
6.2.2 弯边 253
6.2.3 向除料 259
6.3 钣的折弯与展 262
6.3.1 钣折弯 262
6.3.2 伸直 265
6.3.3 重新折弯 266
6.3.4 将实体转换成钣件 267
6.4 钣特征(级) 268
6.4.1 冲压除料 268
6.4.2 凹坑 271
6.4.3 筋(肋) 274
6.4.4 百叶窗 276
6.5 钣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一 278
6.6 钣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二 282
6.7 钣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三 282
6.8 钣设计综合应用案例四 283
7章 同步建模 284
7.1 同步建模基础 284
7.1.1 UG NX 10.0的建模方 284
7.1.2 同步建模命令菜单 284
7.2 同步建模介绍 285
7.2.1 移动面 285
7.2.2 拉出面 286
7.2.3 偏置区域 287
7.2.4 调整面小 288
7.2.5 替换面 289
7.2.6 组合面 290
7.2.7 面 291
7.2.8 细节特征 291
7.2.9 相关变换 293
7.2.10 重用数据 298
7.3 同步建模综合应用案例 303
8章 程图设计 309
8.1 程图设计基础 309
8.1.1 UG NX程图特点 309
8.1.2 程图环境与条介绍 309
8.1.3 程图图样管理 312
8.2 程图视图创建 313
8.2.1 基本视图 313
8.2.2 全剖视图 315
8.2.3 半剖视图 316
8.2.4 旋转剖视图 316
8.2.5 阶梯剖视图 317
8.2.6 局部剖视图 317
8.2.7 局部放视图 319
8.3 程图视图作 320
8.3.1 视图的显示与更新 320
8.3.2 视图的对齐 321
8.3.3 视图的编辑 322
8.4 程图标注 325
8.4.1 尺寸标注 325
8.4.2 表面粗糙度标注 328
8.4.3 基准特征标注 329
8.4.4 形位公差标注 330
8.4.5 注释编辑器 330
8.4.6 符号标注 333
8.4.7 自定义符号标注 334
8.5 程图设计综合应用案例 336
8.6 创建视图前的准备 336
8.7 创建视图 337
9章 GC箱 340
9.1 GC箱概述 340
9.2 GC箱条介绍 340
9.3 齿轮建模 341
9.3.1 圆柱齿轮 341
9.3.2 圆锥齿轮 343
9.4 设计 344
9.4.1 圆柱压缩 344
9.4.2 圆柱拉伸 346
9.5 准备 348
9.5.1 件设置 348
9.5.2 配置 349
9.5.3 任务管理 349
9.5.4 基准设定 349
10章 级渲染 351
10.1 材料/纹理 351
10.1.1 材料/纹理对话框 351
10.1.2 材料编辑器 352
10.2 光源设置 356
10.2.1 基本光源设置 356
10.2.2 级光源设置 357
10.3 展示室环境设置 358
10.3.1 编辑器 358
10.3.2 查看转台 359
10.4 基本场景设置 360
10.4.1 背景 360
10.4.2 舞台 361
10.4.3 射 362
10.4.4 光源 363
10.4.5 全局照明 363
10.5 视觉效果 364
10.5.1 前景 364
10.5.2 背景 364
10.6 质量图像 365
10.7 级渲染综合应用案例一 366
10.8 级渲染综合应用案例二 368
11章 仿真与分析 372
11.1 仿真概述 372
11.1.1 仿真界面与条介绍 372
11.1.2 仿真参数预设置 375
11.1.3 仿真流程 378
11.2 连杆和副 378
11.2.1 连杆 378
11.2.2 副和驱动 381
11.3 仿真力学对象 384
11.4 定义解方案 385
11.5 分析 386
11.5.1 386
11.5.2 图表 387
11.5.3 填充子表格 389
11.5.4 智能点、标记与传感器 389
11.5.5 干涉、测量和跟踪 392
11.6 编辑仿真 396
11.6.1 编辑仿真对象 396
11.6.2 主模型尺寸 397
11.6.3 函数编辑器 397
11.7 仿真与分析综合应用案例 397
12章 有限元结构分析 402
12.1 概述 402
12.1.1 有限元分析概述 402
12.1.2 UG NX有限元分析 402
12.1.3 UG NX有限元分析流程 402
12.2 有限元分析一般过程 403
12.3 组件结构分析 414
13章 模设计 424
13.1 概述 424
13.2 使用UG NX软件行模设计的一般过程 424
13.2.1 初始化项目 425
13.2.2 模坐标系 427
13.2.3 设置收缩率 428
13.2.4 创建模件 429
13.2.5 模分型 430
13.3 模 435
13.3.1 概述 435
13.3.2 创建方块 436
13.3.3 分割实体 437
13.3.4 实体修补 438
13.3.5 边修补 439
13.3.6 修剪区域修补 440
13.3.7 扩面 442
13.3.8 拆分面 443
13.4 模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一 446
13.5 模设计综合应用案例二 462
14章 数控 475
14.1 概述 475
14.2 使用UG NX软件行数控的基本过程 475
14.2.1 UG NX数控流程 475
14.2.2 入UG NX环境 476
14.2.3 创建序参数组 477
14.2.4 创建序 482
14.2.5 生成路轨迹并确认 484
14.2.6 利用后处理得到NC码 485
14.3 铣削 487
14.3.1 底壁 487
14.3.2 面铣 498
14.3.3 面轮廓铣 505
14.3.4 标准钻孔 511
14.3.5 型腔铣 517
14.3.6 拐角粗 524
14.3.7 深度轮廓 528
14.3.8 固定轮廓铣 532
14.4 数控与编程综合应用案例 536
作者介绍
连国栋,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CAD/CAM/CAE技术的研究、发、咨询及产设计与,在SolidWorks、Ansys、Adams等软件领域有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被聘为多家型企业三维软件的培训顾问和生产一线的名誉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