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互联网及其应用
大纲要求:
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
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
电子邮件、FTP、Telnet、网络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应用。
2.1 因特网入门
2.1.1 考点辅导
2.1.1.1 互联网简介
1. 因特网定义
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一般简称互联网)也叫因特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网,是覆盖全球信息的基础设施之一。通过因特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WWW信息查询、电子邮件收发、文件传输、网络娱乐、语音和图像通信服务等功能。
2. 因特网的发展
因特网的前身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PRA)的军用实验网络。20世纪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成功研制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并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的支持下,通过高速通信线路把分布在各地的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因特网的雏形。经过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当今应用广泛的互联网。
3. 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类型
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万维网(WWW)服务、电子邮件(E-mail)服务、搜索引擎服务、文件传输(FTP)服务、电子公告板(BBS)服务、远程登录(Telnet)服务和新闻组(UseNet)服务等。
2.1.1.2 我国的因特网
中国是第71个加入因特网的国家。1994年5月,以“中科院-北大-清华”为核心的“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NCFC)与因特网联通。随后我国陆续建造了基于TCP/IP技术的并可以和因特网互联的4个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网络,它们分别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以及中国科技网(CSTNET)。
最近几年,又陆续建成了中国联通互联网、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宽带中国、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移动互联网。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我国目前IPv4的地址数达到181 273 344个,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2.98亿人,CN下域名数量为13 572 326个,WWW站点为2 878 053个。经营性骨干网所属公司有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网通公司、中国吉通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
2.1.1.3 接入因特网的方法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接入因特网
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接入因特网是指计算机用户使用调制解调器通过普通电话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相连接,再通过ISP接入因特网。用户在访问因特网时,通过拨号方式与ISP的远程接入服务器(Remote Access Server,RAS)建立连接,通过ISP的路由器访问因特网。
2. 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因特网
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接入因特网是指采用基本速率接口2B+D的N-ISDN,在各用户终端之间实现以64kb/s速率为基础的端到端的透明传输(上网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28kb/s),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语音和非语音在内的各种通信业务,可同时支持上网、电话和传真等业务,俗称一线通。
3. 通过非对称用户线接入因特网
非对称用户线(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是xDSL家族中的一员,其非对称性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开展上网业务。
ADSL技术是一种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技术,ADSL作为一种传输层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线资源,在一对双绞线上提供上行640kb/s、下行8Mb/s的带宽,从而克服了传统用户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接入。
ADSL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因特网服务,成本较低。ADSL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专线入网和虚拟拨号入网两种方式。
4.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局域网接入因特网是指用户通过局域网,局域网使用路由器通过数据通信网与ISP相连接,再通过ISP接入因特网。数据通信网主要包括DDN、ISDN、X.25、帧中继和ATM等。用户端通常是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如企业网或校园网等。
2.1.2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ADSL的技术特点是 (20) 。(2015年5月真题20)
A.波分多路 B.空分多路 C.时分多路 D.频分多路
分析:ADSL采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在电话线上分出3个频段,0~4kHz用来传输传统的语音信号,20~50kHz用来传输从计算机上传的数据信息,150~500kHz或1100kHz用来传输从服务器上下载的数据信息。ADSL的非对称性体现在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不一致。PPPoE(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点对点协议)俗称以太网虚拟拨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ADSL上网方式。虚拟拨号是指利用ADSL接入Internet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行连接。
答案:D
例2 用户采用ADSL虚拟拨号接入因特网,联网时需要输入 (33) 。(2008年5月真题33)
A.ISP的市话号码 B.ISP的网关地址
C.用户账号和密码 D.用户的IP地址
分析:通过ADSL上网的家庭用户一般都是使用虚拟拨号的方式接入网络的,需要ISP提供的账号和密码。在使用ADSL上网之前需要安装ADSL拨号软件,之后在“连接adsl”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连接”按钮即可接入因特网,如图2.1所示。
图2.1 “连接adsl”对话框
答案:C
例3 关于ADSL接入技术,下面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22) 。(2006年11月真题22)
A.ADSL采用了不对称的传输技术
B.ADSL采用了时分复用技术
C.ADSL的下行速率可达8Mb/s
D.ADSL采用了频分复用技术
分析: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普通的电话线上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非对称是指上行(用户到交换局)速率和下行速率(交换局到用户)不同,在5km的范围内,ADSL的上行速率可达16~640kb/s,下行速率可达1.5~9Mb/s。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