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编者:李劲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 | 作者 | 编者:李劲 |
定价 | 89元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9787115474520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字数 | 399000 | 页码 | 269 |
版次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内容提要 | |
本书力求具有理论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导向性,内容密切结合数据中心现状,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证了面向未来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架构模型,梳理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流程和相关环节的注意事项。书中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重要组成子系统基础设施、电源系统、制冷系统、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云计算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方案,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结合具体项目案例详细介绍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规划,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涉及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方法、案例等内容,可作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
目录 | |
1章 概述 //001 1.1 数据中心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001 1.2 云计算发展趋势 //002 1.2.1 云计算定义 //002 1.2.2 云计算发展简史 //002 1.2.3 云计算的特点 //003 1.2.4 云计算演化 //004 1.2.5 云计算发展方向 //004 1.3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演进和发展方向 //005 1.4 本书重点研究内容 //006 2章 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流程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 //007 2.1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分析 //007 2.1.1 需求的产生 //007 2.1.2 需求识别 //007 2.1.3 需求建议书 //008 2.2 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流程 //009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 //010 2.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010 2.3.2 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011 第3章 云计算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 //013 3.1 数据中心建设相关标准 //013 3.2 云计算数据中心分类 //015 3.2.1 GB 50174-2017机房分级 //015 3.2.2 TIA/EIA-942机房分级 //015 3.3 能效模型评估 //018 3.3.1 能效定义 //018 3.3.2 数据中心能耗结构 //019 3.3.3 能耗影响因素 //019 3.3.4 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标准 //020 3.3.5 综合能效评估模型 //021 3.4 建设目标和原则 //021 3.4.1 建设目标 //021 3.4.2 建设原则 //022 3.5 云计算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023 3.5.1 设计理念 //023 3.5.2 IT和工程结合 //025 3.5.3 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025 第4章 基础设施 //027 4.1 数据中心选址 //027 4.1.1 GB 50174-2017标准机房选址要求 //027 4.1.2 TIA-942标准机房选址要求 //029 4.1.3 云数据中心选址 //030 4.2 数据中心功能布局及结构设计 //031 4.2.1 GB 50174-2017机房组成和结构设计要求 //031 4.2.2 TIA/EIA-942机房组成和结构设计要求 //032 4.3 给排水设计 //035 4.4 装饰装修 //035 4.5 照明设计 //040 4.6 综合布线系统 //042 4.6.1 系统概述 //042 4.6.2 数据机房及测试区布线系统设计案例 //044 4.6.3 数据机房智能化布线管理系统 //047 4.6.4 数据机房布线接地问题 //047 4.6.5 小结 //047 第5章 电源系统 //049 5.1 电源系统概述 //049 5.2 供配电系统 //052 5.2.1 N系统 //053 5.2.2 N(1+1)系统 //053 5.2.3 N+1系统 //054 5.3 发电机组 //054 5.3.1 柴油发电机组原理、组成及分类 //055 5.3.2 发电机组容量的计算 //055 5.3.3 发电机电压等级的选择 //058 5.3.4 发电机系统控制策略 //060 5.3.5 其他需关注的问题 //061 5.4 UPS系统 //061 5.4.1 UPS分类及工作原理 //062 5.4.2 数据中心UPS供电方案 //065 5.5 防雷接地 //068 5.5.1 雷电及其危害 //068 5.5.2 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071 5.5.3 雷电防护措施 //072 5.5.4 防雷设计 //074 5.5.5 接地的基本概念 //077 5.5.6 防雷的等电位连接 //079 5.5.7 计算机机房对接地系统的要求 //086 第6章 制冷系统 //093 6.1 制冷系统概述 //093 6.2 数据中心对制冷系统的要求 //094 6.3 空调负荷计算原则 //095 6.4 数据中心气流组织 //096 6.4.1 传统数据中心制冷方式的选择 //096 6.4.2 数据中心封闭冷通道制冷方式的选择 //097 6.4.3 数据中心行级制冷方式的选择 //098 6.4.4 气流组织结论 //100 6.5 制冷技术介绍 //100 6.5.1 风冷直膨式系统及主要送风方式 //100 6.5.2 水冷系统 //102 6.5.3 水侧自然冷却和新型空调末端 //103 6.5.4 风侧自然冷却系统 //105 6.5.5 发展展望 //107 6.6 云计算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规划设计案例 //108 6.6.1 制冷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 //108 6.6.2 方案小结 //113 第7章 网络系统 //115 7.1 网络设计原则 //115 7.2 网络整体设计思路 //116 7.2.1 快速部署 //116 7.2.2 网络虚拟化 //116 7.2.3 全网冗余可靠 //117 7.2.4 多网络平面 //117 7.2.5 内外网隔离 //117 7.3 总体网络架构 //117 7.3.1 网络总体规划 //117 7.3.2 总体逻辑架构 //119 7.3.3 总体物理拓扑设计 //121 7.4 详细网络设计 //121 7.4.1 网络功能分区设计 //121 7.4.2 网络平面设计 //128 7.5 网络架构技术特点 //129 7.5.1 SDN网络集中控制架构 //129 7.5.2 VXLAN大二层网络设计 //131 7.5.3 vSwitch虚拟交换机接入架构 //131 第8章 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 //133 8.1 云管理系统设计 //133 8.1.1 云计算系统总体架构 //133 8.1.2 物理资源管理 //135 8.1.3 虚拟资源管理 //136 8.1.4 服务门户 //137 8.1.5 多租户管理 //137 8.1.6 多级资源审批 //137 8.1.7 服务目录 //138 8.1.8 监控与报表 //138 8.2 虚拟化平台详细设计 //138 8.2.1 虚拟化管理中心设计 //139 8.2.2 虚拟化架构设计 //140 8.2.3 虚拟机资源调度设计 //140 8.2.4 虚拟机热迁移设计 //141 8.2.5 虚拟机高可用设计 //141 8.3 计算资源部署 //141 8.3.1 主机总体设计 //141 8.3.2 主机资源设计 //144 8.3.3 虚拟机规格设计 //145 8.3.4 应用场景设计 //146 8.4 存储资源部署 //147 8.4.1 存储总体设计 //147 8.4.2 本地双活方案设计 //151 8.4.3 复制方案设计 //164 8.4.4 存储容量设计 //167 8.5 备份系统设计 //167 8.5.1 备份总体设计 //167 8.5.2 备份场景设计 //168 8.5.3 备份策略设计 //171 8.5.4 备份容量设计 //173 8.6 基础软件详细设计 //174 8.6.1 操作系统软件 //174 8.6.2 数据库软件 //174 8.6.3 中间件软件 //175 第9章 信息安全 //177 9.1 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77 9.2 安全管理组织 //178 9.3 安全管理制度 //178 9.4 安全等级保护需求对应项 //179 9.5 安全技术方案设计 //198 9.5.1 总体设计 //198 9.5.2 网络安全 //198 9.5.3 主机安全 //208 9.5.4 应用安全 //210 9.5.5 数据安全 //212 9.5.6 机房安全 //212 9.5.7 灾备安全 //212 9.5.8 设备级安全 //212 10章 消防安全 //215 10.1 消防系统 //215 10.1.1 气体灭火系统 //215 10.1.2 细水雾系统 //216 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16 10.2.1 系统的组成 //217 10.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218 11章 运行维护管理 //219 11.1 运维服务体系 //219 11.1.1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220 11.1.2 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20 11.2 运维服务组织架构 //221 11.2.1 运维服务团队架构 //222 11.2.2 运维服务团队职责 //222 11.3 运维服务流程管理 //223 11.3.1 用户服务管理 //223 11.3.2 事件管理 //224 11.3.3 问题管理 //225 11.3.4 变更管理 //225 11.3.5 配置管理 //226 11.3.6 服务水平管理 //226 11.4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227 11.4.1 日常运行运维管理的目标 //227 11.4.2 机房运行环境的管理 //227 11.4.3 配电系统巡检及维护 //228 11.4.4 温湿度定期检查 //228 11.4.5 消防系统巡检 //228 11.4.6 视频监控 //229 11.4.7 门禁系统检查和维护 //229 11.4.8 卫生清洁服务 //229 11.4.9 设备进场管理 //230 11.4.10 7×24小时值班及巡检服务 //231 11.5 运维平台架构设计 //232 11.5.1 技术架构设计 //232 11.5.2 功能架构设计 //233 11.5.3 平台总体部署架构设计 //234 11.5.4 分布式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235 11.5.5 双机热备部署设计 //235 11.5.6 分级部署架构设计 //237 11.6 运维平台功能设计 //238 11.6.1 资源监控 //238 11.6.2 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241 11.6.3 IT运维管理 //243 11.6.4 报表基本功能 //245 11.6.5 用户权限管理 //245 11.7 运维平台系统设计 //246 11.7.1 系统安全性 //246 11.7.2 系统可靠性 //247 11.7.3 系统可用性 //247 11.7.4 系统易维护性 //247 11.7.5 系统扩展性 //247 11.7.6 系统可操作性 //248 11.7.7 系统数据库的存储与恢复 //248 11.7.8 系统接入方式 //248 12章 招标方案 //249 12.1 招标范围 //249 12.2 招标方式 //250 12.3 招标组织形式 //250 12.4 分标规划 //250 12.4.1 分标原则 //250 12.4.2 分标方案 //251 13章 环保、职业安全、职业卫生 //253 13.1 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253 13.1.1 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253 13.1.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254 13.2 环保措施及方案 //254 13.3 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 //255 13.3.1 主要职业危害 //255 13.3.2 卫生措施 //256 14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人员培训 //257 14.1 项目实施进度 //257 14.1.1 项目建设期 //257 14.1.2 实施进度计划 //257 14.2 人员组织 //258 14.3 人员培训需求和建议 //258 14.3.1 培训对象 //258 14.3.2 培训内容 //259 15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61 15.1 数据中心建设投资估算 //261 15.1.1 收入种类 //261 15.1.2 收入测算 //262 15.2 数据中心成本测算 //262 15.3 经济效益 //263 15.4 社会效益 //263 15.4.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63 15.4.2 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263 15.4.3 提高相关服务业务的发展水平 //263 16章 项目风险和风险管理 //265 16.1 风险因素分析 //265 16.2 风险对策 //266 参考文献 //267 |
作者介绍 | |
李劲,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数据通信咨询设计院副院长,高 级工程师,多年从事通信及信息化工程咨询、设计和相关项目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包括数据通信及政企信息化技术跟踪和研发、大型项目管理、主持各类数据工程试点、重要技术方案评审等,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多次参与和主持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
编辑推荐 | |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特点: 规范性:基于外数据中心建设相关技术标准; 理论性:《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讲解了数据中心建设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计思路; 系统性:对云计算技术、基于SDN网络通信技术和全新能源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 实用性:涵盖基础设施、系统架构、运维等,内容全面、丰富; 导向型: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出发,具有指导意义; 案例分析:结合案例分析,使工程技术人员在规划设计中思路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