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44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44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 pdf下载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出版年 2018-06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9(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云规模化应用示范”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国家教育云的建设背景,详细介绍了项目组如何攻克教育云服务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可服务全国、分布合理、安全高效的国家教育云平台,探索公益性、市场化互补的教育云服务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常规化、规模化应用示范。

目录

目录
第1章 建设国家教育云的背景 1
1.1 国家政策背景 1
1.2 教育云要解决的问题 3
1.3 相关技术的现况与发展趋势 5
1.4 价值链分析 10
1.5 产业链分析 11
1.6 国内外教育云发展现况 12
1.7 建设国家教育云的条件 24
第2章 教育云架构与整体设计 31
2.1 教育云总体架构 31
2.2 教育云建设路径 32
2.3 教育云平台建设目标与技术指标 34
第3章 教育云相关标准规范 35
3.1 教育资源标准 35
3.2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 38
3.3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 41
第4章 教育云服务关键技术 44
4.1 教育云资源共建共享技术 45
4.2 教育云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海量资源管理 47
4.3 云端一体化学习环境 49
4.4 教育云环境下交互智能教育 53
4.5 云端教学过程评价技术 54
4.6 基于教育云空间的学习赋能技术 55
4.7 面向教育资源的绿色安全保障体系 58
第5章 教育云平台建设 62
5.1 建设国家教育云平台 62
5.2 互联互通的教育云体系 64
5.3 平台建成开通 66
第6章 教育云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68
6.1 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和评价机制 69
6.2 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指南和目录体系 74
6.3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79
6.4 教育云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与培训教材 85
第7章 教育云服务模式 89
7.1 公益性与市场化互补的服务模式 90
7.2 教育云资源组织管理服务模式 94
7.3 教育云资源提供服务模式 105
7.4 教育云资源应用服务模式 111
7.5 教育云资源采购服务模式 114
第8章 教育云大规模应用 116
8.1 教育云规模化应用典型模式 116
8.2 教育云商业模式 118
8.3 教育云应用1:空间应用示范 120
8.4 教育云应用2:资源应用示范 122
8.5 教育云应用3:教学模式应用示范 129
8.6 教育云应用4:网络协作教研示范 139
8.7 教育云应用5:机制探索示范 144
第9章 成果推广和应用前景 146
9.1 创新性成果 146
9.2 成果推广和应用前景 148
第10章 教育信息化未来展望 150
参考文献 154

精彩书摘

  《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1章建设国家教育云的背景
  1.1 国家政策背景
  1. 建设国家教育云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中提出,“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进一步在该领域的优先主题“(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中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①。《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基于的项目将落实上述总体部署,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汇聚整合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项目期内主要汇聚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并通过试点创建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互补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卫星广播等多种传输渠道面向全社会共享优质资源,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 建设国家教育云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是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黄荣怀,201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胡锦涛同志2010年7月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革命和创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刘延东同志2012年9月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刘延东出席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祝智庭,20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专设一章,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重点推进。2012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教育部牵头组建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中央9部门分工协作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完成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形成了层次递进、任务明确、目标清晰的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应用驱动、机制创新”为基本思路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组织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口径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了各项工作。
  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包括三个层面,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用是各层面的重点工作。一是2020年前,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十年规划提出,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二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并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所基于项目的核心工作即是建设其中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通过试点促进优质资源的有效应用,推进学校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三是2012~2013年,着力推进七项重点工作,“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教育云关键技术与应用》所基于项目的实施即是落实该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