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高性能嵌入式计算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 | 作者 | (美)沃尔夫,鞠大鹏 |
定价 | 65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288220 | 出版日期 | 2010-06-01 |
字数 | 页码 | 331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大16开 | 商品重量 | 0.001Kg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从性能、功率、能耗等方面阐述了嵌入式系统与传统通用计算机系统在设计上的区别。本书章是背景资料,第2章介绍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各种处理器,第3章研究程序,第4章讨论多处理器系统,第5章介绍多处理器体系结构,第6章介绍多处理器的软件及其调度算法,第7章专注于硬件和软件的协同设计。全书包含大量实例,涵盖许多嵌入式计算领域的高级主题,适合已熟悉嵌入式软硬件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学生阅读。 |
作者简介 | |
Wayne Wolf 拥有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教授。在1989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前,他曾在AT&T贝尔实验室工作。他是IEEE和ACM会员、IEEE计算机协会核心成员以及ASEE和SPIE成员。Wolf教授于2003年获得了ASEE Frederick E.Terman奖,于2006年获得了I |
目录 | |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本书赞誉 章 嵌入式计算 1.1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的前景 1.2 示例应用 1.2.1 无线电和网络 1.2.2 多媒体 1.2.3 车辆控制和操作 1.2.4 传感器网络 1.3 设计目标 1.4 设计方法 1.4.1 基本设计方法 1.4.2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1.4.3 基于标准的设计方法 1.4.4 设计检验和确认 1.4.5 方 1.4.6 算法与体系结构联合开发 1.5 计算模型 1.5.1 为什么研究计算模型 1.5.2 有限与无限状态 1.5.3 控制流和数据流模型 1.5.4 并行和通信 1.5.5 并行的来源和使用 1.6 可靠性、安全与防卫 1.6.1 为什么需要可靠的嵌入式系统 1.6.2 可靠系统设计的基础 1.6.3 新式攻击和对策 1.7 电子消费品体系结构 1.7.1 蓝牙 1.7.2 WiFi 1.7.3 联网的电子消费品 1.7.4 高层次服务 1.8 小结 问题 实验练习 第2章 CPU 2.1 介绍 2.2 处理器的比较 2.2.1 评价处理器 2.2.2 处理器的分类 2.2.3 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 2.3 RISC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 2.3.1 RISC处理器 2.3.2 数字信号处理器 2.4 并行执行机制 2.4.1 超长指令字处理器 2.4.2 超标量处理器 2.4.3 SIMD与向量处理器 2.4.4 线程级并行 2.4.5 处理器资源利用率 2.5 性能可处理器体系结构 2.5.1 电压和频率的动态调整 2.5.2 “优于坏情况”设计 2.6 处理器存储层次结构 2.6.1 存储组件模型 2.6.2 寄存器堆 2.6.3 cache 2.6.4 片上SRAM 2.7 附加的CPU技术 2.7.1 编码压缩 2.7.2 代码和数据压缩 2.7.3 低功耗总线编码 2.7.4 安全性 2.8 CPU模拟 2.8.1 基于执行日志的分析 2.8.2 直接执行 2.8.3 微系统结构建模模拟器 2.9 CPU的自动化设计 2.9.1 可配置处理器 2.9.2 指令集综合 2.10 小结 问题 实验练习 第3章 编程 第4章 进程和操作系统 第5章 多处理器体系结构 第6章 多处理器软件 第7章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编辑推荐 | |
在过去的20年中,虽然嵌入式系统仍是许多消费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和军用设备中不可见的部分,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己经脱颖而出。如今,嵌入式计算不再限于简单设备控制,它已经能以高实时处理能力和低能耗来执行复杂的处理任务。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采用一种独特的量化方法来论述现代嵌入式计算系统的设计,书中根据性能、功率和能量消耗以及成本应达到的量化目标描述了在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贯穿全书的实际应用使得《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对专业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说都是及时且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特色包含大量现实世界中嵌入式计算应用(比如移动电话、打印机和数字电视等)和体系结构(比如TIC5000系列DSP,Freescale Starcore处理器和TI OMAP多处理器等)的实例:涵盖嵌入式计算领域的高级主题,比如可配置处理器、针对实时和功率损耗的软件优化、异构多处理器以及嵌入式中间件。·深入论述了网络、可重构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安全性以及程序分析。 |
文摘 | |
序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