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4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47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 pdf下载

出版社 社会出版社
出版年 2023-01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4(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内容简介

  《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将孙子兵法与网络空间安全深度融合,探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三十六计应用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信息系统、系统工程、信息安全与对抗的认知,孙子兵法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的内涵解析及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经典应用实例,针对计谋的攻击或防御破解之道等。
  《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与应用》同时适应学科专业类和通识类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培养系统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供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应用人员阅读和使用,对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研究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该书也可供其他非专业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信息及信息系统
1.2.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1.2.2 信息系统及能要素
1.3 信息网络知识基础
1.3.1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
1.3.2 信息网络基本概念
1.3.3 网络空间基本概念
1.4 网络空间发展简况
1.4.1 网络空间的起源
1.4.2 网络空间的发展
1.5 工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
1.5.1 若干概念和规律
1.5.2 系统分析观
1.5.3 系统设计观
1.5.4 系统评价观
1.6 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
1.6.1 基本概念
1.6.2 基础理论
1.6.3 主要方法
1.6.4 模型
1.6.5 系统评价
1.7 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信息与对抗知识基础
2.1 引言
2.2 基本概念
2.2.1 信息的概念
2.2.2 信息攻击与对抗的概念
2.2.3 信息系统问题分类
2.3 主要根源
2.3.1 基本概念
2.3.2 国家间利益斗争反映信息领城
2.3.3 科技发展不完备反映信息领域
2.3.4 社会中多种矛盾反映信息领域
2.3.5 工作中各种失误反映信息领域
2.4 基本对策
2.4.1 基本概念
2.4.2 不断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化发展
2.4.3 不断完善社会发展相关机制,改善社会基础
2.4.4 不断加强教充的以人为木理会,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2.4.5 不断加强基础科学发展和社会理化发展
2.4.6 依靠技术科学构建信息领域基础设施
2.5 基础理论
2.5.1 基础层次原理
2.5.2 系统层次原理
2.5.3 系统层次方法
2.6 基础技术
2.6.1 攻击行为分析及主要技术
2.6.2 对抗行为分析及主要技术
2.7 保障体系
2.7.1 中国国家信息战略构想
2.7.2 中国信息保障体系框架
2.7.3 系统及其服务群体整体防护
2.8 本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胜战计
3.1 计瞒天过海
3.1.1 引言
……

前言/序言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已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矛盾,并表现得更为尖锐和复杂。网络空间安全虚拟抽象、知识密集、涉密性强、国际环境复杂、对政治素养要求高,需强化其特殊性。网络空间安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有着时代的突出性和专业性。能否撰写出优秀的教材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各高校亟须解决的共性问题。
  本书期望通过建立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体系应用框架,达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与表达、思维与思辨、批判与创新、审美与包容、格局与视野等能力的培养,能够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网络空间安全知识体系,通过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见解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本书期望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优秀文化于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理论水平,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网络空间安全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国家和社会普遍需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共创信息安全环境,发现信息安全人才”。本书将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十六计与网络空间安全融于一体,解析其内涵,结合历史典故和现代实例讨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对抗之道,系统深入地促进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科学理论与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体系结构方面,以三十六计为主线,注重其精要内涵和历史典故,强调网络空间安全与对抗之道,再辅以应用实例,结构清晰,知识系统,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内容范围方面,本书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应用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灵活使用方面,本书基于研究型教学思想,注重读者的兴趣和学习的灵活性,强化间接效果,可满足各类高校多样化人才长期培养的需求。
  本书由罗森林、潘丽敏共同撰写,其中6、7、8章由潘丽敏撰写,其余部分由罗森林撰写。罗森林负责全书的章节设计、内容规划和统稿。
  本书的编写得到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研究所董勃、王若辉、关迎丹、于浩淼、吴杭颐、邢继媛、高依萌、崔成钢、丁杨、侯钰斌、祁佳俊等多方面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王晓莉对本书详细、认真的修改和热情帮助。
  由于时间和笔者能力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