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由原来的多个本科专业合并而成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同时,由于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已向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方向发展,仿真技术类课程的内容也逐步从原理、软件学习拓展到工程案例教学方向上来。因此作为涉及自动控制原理、数值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近50年的发展历史中,推动了几乎所有设计领域的革命,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十大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如今,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现代各行业工程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为联系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电气工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强对所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有效地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建立在若干先修课程之上的应用型专业课,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课程应该传授给学生些什么?笔者认为:把仿真技术这一“利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本门课程低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仿真工具,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课程与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这才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作为一门时代特色鲜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课程,笔者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会使得知识变得陈旧,而能力是永恒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随着问题与条件的改变,结果将会不同,而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这样一个过程的训练,将会有效地塑造学生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而这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