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与指导研究李彩玲工业》[4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与指导研究李彩玲工业》[48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与指导研究李彩玲工业 pdf下载

出版社 古韵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21-05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3(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与指导研究李彩玲工业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与指导研究
作者:李彩玲
定价:68.0
出版社: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1-05-01
ISBN:9787563979554
印次: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实践指导的专著。本书以应用技术为主线条,在介绍计算机概念、计算机系统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操作,对计算机应用操作系统、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行了系统地论述。同时,本书还对计算机网络技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旨在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借鉴。

  目录
章 计算机基础

节 计算机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

第四节 成果展示

第二章 数据通信技术应用

节 数据通信技术概述

第二节 数据传输

第三节 数据多路复用与交换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常用通信网络

第五节 成果展示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二节 局域网与广域网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与防护

第四节 成果展示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

节 多媒体技术概述

第二节 音频处理技术

第三节 图像处理技术

第四节 动画处理技术

第五节 信息处理技术

第六节 成果展示

第五章 信息检索技术应用

节 互联网信息检索

第二节 常用数据库信息检索

第三节 专利文献检索

第四节 组织检索信息成文并投稿

第五节 成果展示

第六章 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应用

节 计算机防火墙技术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防火墙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计算机防火墙的主要产品

第四节 成果展示

参考文献


  前言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实践指导的专著。本书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线,在介绍计算机概念、系统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操作,对计算机应用操作系统、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本书还对计算机防火墙技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借鉴。本书共六章。章为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为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的关系、计算机病毒及其、成果展示等;第二章为数据通信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为数据通信技术概述、数据传输、数据多路复用与交换技术的应用、常用通信网络、成果展示等;第三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网络概述、局域网与广域网、计算机网络与防护、成果展示等;第四章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为多媒体技术概述、音频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成果展示等;第五章为信息检索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为互联网信息检索、常用数据库信息检索、专利文献检索、组织检索信息成文并投稿、成果展示等;第六章为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为计算机防火墙技术概述、计算机防火墙的主要模式、计算机防火墙的主要产品、成果展示等。为了确保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研究了大量书籍,在此向涉及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笔者,加之时间仓促,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摘要

章计算机基础节计算机概述一、什么是计算机人类在其漫长的文明,为了提高计算速度,不断发明和各种计算工具。人类早的计算工具可以追溯到中国唐代发明的、迄今仍在使用的算盘。在欧洲,16世纪出现了对数计算尺和机械计算机。到了世纪40年代,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算量、计算精度、计算速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原有的计算工具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另一方面,计算理论、电子学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发展,也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因此,在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了台电子计算机。“计算机”顾名思义是一种计算的机器,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组成。计算机不同于以往的计算工具,其主要特点如下:①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采用数字方式,其他非数字形式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要转换成数字形式才能由计算机来处理。②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不仅行算术运算,而且还行逻辑运算并对运算结行判断,从而决定以后执行什么操作。③只要人们把处理的对象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事先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行处理。④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⑤计算机之间可以借助于通信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共享信息。由此可见,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自行信息处理的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自动控制、逻辑判断等特点。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部分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按照人的意愿自动工作,所以也把计算机称为“电脑”。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现代计算机孕育于英国、诞生于美国。1936年,英国科学家图灵向伦敦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在这篇性的论文中,图灵提出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理论模型,可用来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正是因为图灵奠定的理论基础,人们才有可能发明世纪以来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发明——计算机。因此人们称图灵为“计算机理论之父”。世界上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它耗电174千瓦,占地17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能还远远比不上今天普通的一台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并且其运算的度和度也是的。以圆周率(m)的计算为例,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1000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使用ENIA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ENIAC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ENIAC诞生后,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世纪40年代末期诞生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Automatic Computer,EDVAC)是台具有冯·诺依曼设计思想的电子数字计算机。虽然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但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至今仍然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我们理解计算机能与特征的基础。在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计算机所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了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减,应用领一步拓宽。从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直至世纪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属于代计算机,其是采用真空电子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器件。它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价格昂贵,应用也于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