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物联网RFID技术及应用付丽华等著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物联网RFID技术及应用 |
作者 | 付丽华等 著 |
定价 | 89元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21419058 |
出版日期 | 2021-09-01 |
字数 | |
页码 | 356 |
版次 |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内容提要 | |
本书主要介绍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与 RFID 相关的技术及工作原理,RFID 读写器的设计及 应用,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案例等内容,具体包括物联网的结构体系、关键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国际标准和相关技术,典型的RFID读写器电路构成和程序设计,与RFID装置的二次开发相关的技术和案例,以及来自企业的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等。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信息类专业射频识别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本科非信息类专业学生以及物联网工程、自动识别技术企业等人员学习射频识别技术的专业书籍。 |
目录 | |
目 录 章 物联网概述t1 1.1 物联网的应用与结构体系t2 1.1.1 物联网的应用t2 1.1.2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t3 1.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t4 1.2.1 射频识别技术t4 1.2.2 传感技术t5 1.2.3 网络与通信技术t6 1.2.4 数据挖掘与融合t6 1.3 物联网与自动识别技术t7 1.3.1 IC卡识别技术t7 1.3.2 条码识别技术t12 1.3.3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t22 1.3.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t25 1.3.5 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比较t30 1.4 物联网与云技术t30 1.4.1 云计算技术t31 1.4.2 云计算与大数据t36 1.4.3 云服务t37 1.5 物联网云平台t40 1.5.1 中国移动OneNET平台t40 1.5.2 百度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t42 1.5.3 阿里Link物联网平台t43 1.5.4 腾讯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t44 1.5.5 中国电信NB-IoTt45 1.6 延伸阅读: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展望t45 1.6.1 “十四五”重点规划产业:物联网产业t45 1.6.2 中国和世界物联网大会t46 第2章 RFID技术概述t47 2.1 RFID工作原理t48 2.1.1 RFID识别过程t48 2.1.2 RFID技术的特征t49 2.1.3 RFID技术发展t50 2.1.4 外应用现状t52 2.2 RFID系统构成t53 2.2.1 应答器t54 2.2.2 阅读器t60 2.2.3 应用软件t64 2.3 RFID中间件t68 2.3.1 RFID扮演的角色t69 2.3.2 RFID中间件的架构t69 2.3.3 中间件发展方向t70 2.3.4 RFID中间件的应用举例t71 2.4 RFID与EPCt73 2.4.1 EPC技术t73 2.4.2 EPC系统构成t75 2.5 RFID技术标准t80 2.5.1 ISO/IEC18000系列国际标准的构成t81 2.5.2 EPC Globalt81 2.5.3 UIDt84 2.5.4 中国RFID标准推行现状t84 2.6 延伸阅读: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t85 2.6.1 RFID在中国t85 2.6.2 RFID全球化发展的制约t86 第3章 RFID与无线通信技术t87 3.1 电磁波技术t88 3.1.1 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t89 3.1.2 与RFID有关的无线电波频率t90 3.1.3 RFID相关的空中接口标准t91 3.2 天线技术t102 3.2.1 天线的基础知识t102 3.2.2 RFID天线的特性t108 3.2.3 RFID天线的制作工艺t109 3.2.4 微波RFID天线设计注意事项t111 3.3 RFID的射频前端t114 3.3.1 电感耦合t114 3.3.2 反向散射耦合t122 3.3.3 功率放大器t123 3.3.4 RFID中常见的电感设计t124 3.4 RFID与电磁兼容性t125 3.4.1 EMCt126 3.4.2 EMC检测项目t128 3.4.3 RFID与EMC的关系t128 3.5 RFID中的调制技术t129 3.5.1 脉冲调制t129 3.5.2 副载波与负载调制t131 3.6 延伸阅读t135 3.6.1 天线的发展史t135 3.6.2 的阵列天线―中国天眼t137 第4章 RFID与数据通信技术t139 4.1 信道和编码t140 4.1.1 编码与解码t141 4.1.2 调制与解调t142 4.1.3 数据编码t142 4.1.4 信道编码技术t145 4.2 RFID中的编码t147 4.2.1 曼彻斯特码t148 4.2.2 密勒码t152 4.2.3 RFID中的其他编码t156 4.3 RFID中的数据校验t157 4.3.1 数据校验技术t158 4.3.2 基于单片机的奇偶校验的程序设计t162 4.3.3 基于单片机的8位CRC的程序设计t164 4.3.4 基于单片机的16位CRC的程序设计t168 4.4 RFID中的数据安全技术t172 4.4.1 密码学基础t172 4.4.2 数据加密t173 4.4.3 密码体制t173 4.4.4 FRID中的密钥管理t179 4.4.5 RFID中的三次相互认证技术t180 4.5 RFID中的防碰撞t183 4.5.1 多标签的碰撞和防碰撞t183 4.5.2 防碰撞算法t184 4.5.3 多路存取技术t187 4.5.4 应用Aloha算法解决防碰撞问题t189 4.6 延伸阅读:传奇的DES和3DES加密技术t191 第5章 RFID读写器程序设计t193 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步骤和方法t194 5.1.1 总体设计t195 5.1.2 硬件系统设计t196 5.1.3 软件系统设计t197 5.2 单片机的开发平台t197 5.2.1 单片机系统开发环境组成t197 5.2.2 典型的单片机开发平台t199 5.2.3 单片机程序的编程方法t203 5.3 RFID读写器程序设计要求t204 5.3.1 常用的MCU类型t204 5.3.2 RFID读写器程序设计注意事项t205 5.4 常用射频模块接口及通信协议t206 5.4.1 单总线通信接口t206 5.4.2 串行通信接口t207 5.4.3 并行总线通信接口t214 5.5 读写器程序设计实例t215 5.5.1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LF频段读写器程序设计t215 5.5.2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ISO/IEC 14443协议射频读写器程序设计t220 5.5.3 基于STM32单片机的ISO/IEC 14443协议射频读写器程序设计t228 5.6 延伸阅读:主要的MCU公司及其产品简介t234 5.6.1 MCU的类型t234 5.6.2 主要的MCU公司t235 第6章 读写器的应用与二次开发t237 6.1 与二次开发的相关技术t238 6.1.1 高级语言技术t238 6.1.2 数据库技术t243 6.1.3 动态链接库技术t246 6.2 设备的通信接口t249 6.2.1 USB接口t251 6.2.2 UART串口t252 6.2.3 PS/2接口t255 6.3 UART通信协议的设计t258 6.3.1 UART通信的参数要求t259 6.3.2 数据包的设计原则t259 6.3.3 通信协议的一般格式t260 6.3.4 ISO 14443协议RFID读写器应用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示例t260 6.4 基于ISO/IEC 15693协议的动态库程序设计t266 6.4.1 ISO/IEC 15693协议的应答器基本信息t267 6.4.2 动态库的协议设计t268 6.4.3 动态库的程序设计t271 6.5 RFID读写器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实例t281 6.5.1 基于动态库的ISO/IEC 15693协议读写器的二次开发t281 6.5.2 基于通信协议的RFID读写器通用系统设计t290 6.6 延伸阅读:程序设计语言的新宠―Pythont295 6.6.1 Python的由来与发展历程t295 6.6.2 Python概述t296 第7章 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t298 7.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t300 7.1.1 校园出入管理系统t301 7.1.2 宿舍管理系统t302 7.1.3 餐饮消费管理系统t303 7.1.4 电子班牌管理系统t303 7.1.5 智能预约管理系统t306 7.2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t307 7.2.1 系统构成t308 7.2.2 系统功能t308 7.2.3 主要设备t310 7.3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园区巡检系统t310 7.3.1 系统构成t310 7.3.2 系统功能t310 7.3.3 主要设备t311 7.4 基于RFID技术的校园一卡通消费管理系统t312 7.4.1 系统构成t312 7.4.2 系统功能及特点t313 7.4.3 主要设备t313 7.5 基于RFID技术的水控、电控管理系统t314 7.5.1 需求分析t314 7.5.2 水控管理系统t314 7.5.3 电控管理系统t315 7.6 汽车RFID智慧物联整车物流平台t316 7.7 适合教学和科研的AIoT物联网解决方案t318 7.7.1 AIoT功能模块t319 7.7.2 应用模式及系统构成t319 7.7.3 开发案例t320 7.8 延伸阅读: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t324 7.8.1 5G落地将推动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t324 7.8.2 预见2021:2021年中国NB-IoT产业全景图谱t325 附录A 常用缩略语及术语t327 A1 常用缩略语、全称及应用t327 A2 常用术语及含义t330 附录B ISO/IEC 15693协议动态库命令详解t331 附录C 单片机常见编译错误及警告解析t336 C1 Keil C51开发环境t336 C1.1 Keil C51编译时的语法类错误t336 C1.2 Keil C51编译时的连接错误及警告t338 C2 Keil MDK开发环境t342 C2.1 Keil MDK编译器警告详解t342 C2.2 Keil MDK编译器错误详解t343 参考文献t345 |
作者介绍 | |
付丽华,曾在大型国企从事电气、硬件研发相关工作,历任硬件工程师、主管设计师、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和职场经历;精通RFID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曾参与中国自动识别协会RFID行业标准的起草;后回归高校,担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研究方向: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出版教材1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