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1.1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
1.1.1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1.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背景
1.1.3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史
1.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
1.2.2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环境下表现的特征
1.2.3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
1.2.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2.5 计算机感染上病毒的一般症状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3.1 按照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1.3.2 按照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1.3.3 按照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1.3.4 按照病毒攻击的对象分类
1.3.5 按照病毒的连接方式分类
1.3.6 按照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
1.3.7 按照病毒特有的算法分类
1.3.8 按照病毒存在的媒体分类
1.3.9 按照病毒的“作案”方式分类
1.3.10 Linux平台下的病毒分类
1.3.11 网络病毒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
2.1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
2.1.1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模块
2.1.2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模块
2.1.3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模块
2.2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机制
2.2.1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对象
2.2.2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
2.2.3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过程
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
2.3.1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2.3.2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
2.3.3 系统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2.3.4 文件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2.4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2.5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机制
2.6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制
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3.1 计算机病毒发作前的表现
3.1.1 计算机经常无缘无故死机
3.1.2 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3.1.3 运行速度异常
3.1.4 内存不足的错误
3.1.5 打印、通信及主机接口发生异常
3.1.6 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
3.1.7 以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死机或者出现非法错误
3.1.8 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和大小发生变化
3.1.9 宏病毒的表现现象
3.1 10 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3.1.11 网络驱动器卷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3.1.12 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
3.1.13 自动链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
3.2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
3.2.1 显示器屏幕异常
3.2.2 声音异常
3.2.3 硬盘灯不断闪烁
3.2.4 进行游戏算法
3.2.5 Windows桌面图标发生变化
3.2.6 计算机突然死机或重启
3.2.7 自动发送电子邮件
3.2.8 鼠标、键盘失控
3.2.9 被感染系统的服务端口被打开
3.2.10 反计算机病毒软件无法正常工作
3.3 计算机病毒发作后的表现
3.3.1 硬盘无法启动,数据丢失
3.3.2 文件、文件目录丢失或被破坏
3.3.3 数据密级异常
3.3.4 使部分可软件升级的主板的BIOS程序混乱
3.3.5 网络瘫痪
3.3.6 其他异常现象
习题
第4章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第5章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第6章 典型病毒的防范技术
第7章 网络安全
第8章 即时通信病毒和移动通信病毒分析
第9章 操作系统漏洞攻击和网络钓鱼概述
第10章 常用反病毒软件
参考文献